近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黄河源园区日谢村村民在冬格措纳湖内发现一只受伤动物。园区工作人员现场辨认,确定受伤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因右后腿被狼攻击受伤不能站立,身侧有多处抓痕咬伤。目前,受伤白唇鹿经过医治在园区喂养观察,达到放归条件后,它将重回大自然的怀抱。
建立国家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使园区百姓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增强,因伤病落单的野生动物有幸得到及时救助获得新生。这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资源种群和数量明显增多,全民保护生态、保护野生动物积极性高涨的直观见证。
三江源打造生态治理发展典范
2020年10月,我国宣布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世界自然保护地史上又一座丰碑。
广具代表性和独特性的首批国家公园,充分体现了我国“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
经过十多年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三江源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缓解,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草地产草量整体提高了30%。
但因政出多门、管辖交叉暴露出的问题不断显现。
为打破“九龙治水”,对三江源行使有效保护和行政管辖,2016年4月,我国正式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成为我国第一个探索国家公园全新体制的试点省份。
走绿色路,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坚定不移的方向。近年来,青海省着力打造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青海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列。
为扛起打造国家公园示范省“大旗”,青海不断完善制度标准体系,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规划》和《青海省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制定出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建构方案等18项制度办法和自然保护地建设规范等4项技术标准,形成了规范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
记者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2020年,该局编制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和功能分区优化方案》,将黄河、长江源头完整纳入国家公园范围,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全部划入核心保护区,使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性、原真性、完整性保护。范围整合优化后,三江源国家公园面积达19.07万平方公里,涉及治多、曲麻莱、玛多、杂多四县、格尔木市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辖区域,共15个乡镇、68个行政村。
截至目前,青海省109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到79处,保护地总面积增加3.41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公园占保护地总面积52.2%,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
“一户一岗” 1.72万牧民成为国家公园“护园人”
让世代居住在国家公园内的牧民成为生态管护主体,这是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牧民是草原的主人,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主体。在三江源实施全方位生态保护,要全面实施草原奖补政策,落实限牧、禁牧要求,本不富裕的牧民该如何谋生?
让生态管护员参与到国家公园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中,促进生态管护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融合,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当中打通的另一个“痛点”。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启动之初,主管部门想到良策——设立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使17211名牧民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如今,牧民们正在从利用者转变为家园守护者,身体力行守护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一户一岗”也成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后,第一步,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管护要求,将原有草原、湿地、林地等管护岗位统一归并为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第二步,在园区4县各选择1个村,优先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增补生态管护员,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试点示范,并逐步覆盖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全面实现园区牧户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共聘用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年补助资金达3.72亿元,户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
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的设立,使管护的网络覆盖到辖区每个地方。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让更多的牧民参与进来、得到实惠,保护了广大牧民世代生存的家园,群众对国家公园的认同感明显提高。
文/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