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在昌平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刘晓东介绍昌平区建设城乡治理协调发展先行区有关情况。昌平区将持续推动回天行动计划,实现清华附小二期、回南北路等80个项目开复工,促进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部场馆、七里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4个项目建成投用。此外,还将将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
累计拆除违法建设2800万平方米
刘晓东介绍,近年来,昌平区聚焦区域功能定位,编制实施昌平分区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净减量8平方公里,实现了由增量扩张向减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为昌平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围绕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昌平分区规划,形成32个街区控规、4个镇域规划、215个村庄规划和6个专项规划成果,绘制了昌平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疏解整治促提升成效显著,累计拆除违法建设280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4157公顷,46个工业大院全部清退。完成“北四村 ”拆迁腾退,棚改项目累计签约2417户,改造老旧小区楼房253栋。
同时,昌平区聚焦回天地区,昔日“睡城”焕发新活力。林萃路、自行车专用路、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天通苑体育馆等68个项目建成投用;定泗路、人大附中昌平学校二期等138个项目开工建设;成功打造了“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品牌,培育孵化社会组织超过1600家,“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形成品牌,回天地区正在蝶变为充满活力的美好幸福新家园。
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全区道路总里程增至2470公里,主干路网体系更加完善,7座输变电工程建成送电,阿苏卫循环经济产业园投入使用,5G网络基本实现室外连续覆盖。筹集建设政策性住房2.3万套,2.2万名动迁群众住进新房。
回天地区将实现80个项目开复工
刘晓东介绍,明年,昌平区将打造靓丽时尚的魅力新城。当前正在以“活力新高地,魅力新东区”为主题,面向国际征集昌平新城东区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打造高品质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助力消费中心建设,带动集聚各类优质资源要素,不断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尽快建成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优良、商务商业发达、居住品质一流的魅力新城。
同时,深入实施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统筹落实“回天六有”年度任务,推动回天地区街区控规落地。狠抓教育和交通两大攻坚行动,实现清华附小二期、回南北路等80个项目开复工,促进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部场馆、七里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4个项目建成投用,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更高水平迈进。深化“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强化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形成更多可推广的大型社区治理经验。推动回天地区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协同发展,在更大尺度范围促进职住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回天地区还将抓住北京市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契机,加强与市级部门单位配合协作,加快建设 13 号线扩能提升、市郊铁路东北环线等大容量快速化轨道线网,协同推进黄土店、新龙泽等轨道微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城市活力集散地。
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
昌平区将大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刘晓东介绍,将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动态完善城市更新项目库,分类实施老旧厂房更新、闲置空间利用等60个年度项目;聚焦群众需求,对接高水平主体,高标准推进6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织补便民空间,提升整体品质,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昌平区将培育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坚持一镇一策,在东小口、北七家、沙河等城乡结合部地区抓好土地整理、产业升级、环境治理等工作,打造昌平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在南口镇统筹镇中心区复兴和乡村振兴,打造高品质新市镇。在小汤山、崔村、百善、阳坊、兴寿、流村等平原镇与半山区镇,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级、耕地保护利用等工作,打造各具优势、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在延寿等山区镇守护好绿水青山,用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政策,加快生态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和实现,打造绿色发展“聚宝盆”。此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成55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健全设施和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力争形成20个左右全面振兴样板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