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座蓝顶白墙的小房子在南苏丹西加扎勒河州首府瓦乌市修葺一新,举行了“二次落成”仪式,门前的牌子上写着“瓦乌东兴派出所”,“东兴”取自一位前中国维和警察孙东兴的名字。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十三年前,孙东兴是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公安分局的一名民警,赴当时的苏丹南部执行任务时,他先后三次自筹资金近1.4万美元(人民币约8万多元),帮助当地将一个警署和两个派出所修建了起来。当地人为了表示感谢,将其中一个派出所以他的名字“东兴”命名。
十三年后,“瓦乌东兴派出所”的房子经多年使用已经老旧,中国第九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在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和当地中国企业的帮助下,将这座派出所翻新。当地人说,蓝白色寓意和平,这个派出所象征着两国的深厚友谊,历久弥新。
“走出了国门,我就代表了国家”
11月16日下午,紫牛新闻记者在徐州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办公室里见到了孙东兴,前一晚他通宵加班,神态有些疲惫。不过说到“东兴派出所”,他立马精神起来了,那里对他来说是一个难忘的地方。
2008年,孙东兴37岁,是徐州公安局鼓楼分局一名基层民警。当年江苏省选拔警员出国维和,孙东兴学的是英语,他积极报名,经层层选拔最终入围成为江苏18名维和警察中的一员。
“我当时被分配到了瓦乌市,面积相当于中国的一个镇那么大,整个瓦乌缺水缺电,当地人饮用水要用驴车从几公里外的小河运回来。”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孙东兴和同事们互相鼓励,逐渐适应下来,“每当我们觉得沮丧的时候,都互相提醒:从站在这片土地开始,我们代表的就不是自己,而是联合国,是中国!”
作为维和警察,孙东兴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作为警察顾问,督导当地警务人员的工作。一开始,很多当地警察不理解孙东兴这些“外来者”能帮助他们什么,有的人甚至有些排斥。孙东兴没想到,这样的窘境,因为他的一次捐赠被改变了。
无私相助 有了一座“Dongxing”派出所
有一次,孙东兴去一个派出所调查材料,发现房屋是危房,警察只能在一棵大树下办公。“作为维和警察,我们千里迢迢到这里不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吗?”孙东兴觉得修缮房屋困难不大,就告知了当地警务人员自己的想法。随后,利用业余时间,孙东兴自己制作施工图、买材料、找工人,还自己下场动手,只用了一周时间,“派出所”被修缮一新。这次整修都是孙东兴自掏腰包,因为精打细算,总共只花了500美元(人民币约3000元),孙东兴的举动受到当时的战区司令萨芬女士的表扬。
瓦乌派出所是孙东兴和同事平时主要的工作场所,但是这里蝙蝠聚集在办公区域顶层,散发出的气味令人难以忍受。派出所负责人告诉孙东兴,清洗改造至少要花费5000美元(人民币约3万元)。2008年,孙东兴的月工资只有3千元人民币不到,他咬咬牙,决定把国内带来的生活费全部拿出来,又找同事借了一些,勉强凑齐了5000多美元。他事事操心,俨然成了一名建筑设计师、建筑工人和工程监理。瓦乌派出所竣工时,警察部门的官员以及很多当地知名人士都对新房屋赞叹不已,得知是一名来自中国的维和警察无私帮助了他们时,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对中国政府、中国人民表示由衷的感谢。
随后,孙东兴又在全家的支持下,拿出全部积蓄8000美元(人民币约5万元)翻新了当地一个派出所,在落成典礼上也收到了意外的礼物,派出所被命名为“东兴派出所”,这是当地唯一一所以维和警察名字命名的派出所。
中国维和警察爱心接力帮助修葺
13年后,经历风吹日晒的东兴派出所开始出现一些隐患,当地警察不得不又一次搬到房子外的空地办公。中国第九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得知这一消息后,再次向当地警方伸出援手。在瓦乌执行维和任务的卢小伟、刘戈两名队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实地前往调研,他们第一次来到这座派出所时,这里已经年久失修,屋顶有些漏雨,墙面也有些脱落。因为使用时间久了,屋内的木质桌椅也都比较破旧,当地警察就坐在外面的几棵大树下办公,连拘留室都无法使用。
两位队员查看了派出所的损坏情况,并与当地警方负责人交流,收集对方需求建议,多方咨询了解修缮所需材料、经费,制定修缮方案,联系施工单位等。由于南苏丹常年战火纷飞,当地工业发展十分落后,且东兴派出所位置偏远,无论是购买建筑材料还是寻找施工方都困难重重。在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沟通下,在当地援建的中国企业天元公司全力配合。
天元建设集团南苏丹分公司经理杨晓是此次翻新工程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瓦乌市是南苏丹西加扎勒河州的首府,公司在这里是负责中国政府援助的南苏丹朱尔河大桥项目建设。刚到南苏丹时,杨晓并不知道当地有一个东兴派出所,“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当时就被打动了!”杨晓说,“既然是以我们中国警察的名字命名的派出所,我们就有义务把它传承下去。当时我们就想,这笔费用如果不太多,我们自己来承担都可以。”
杨晓告诉记者,他带领几名工人从9月25日开始施工,10月10日翻新落成。“我们把房间内积压的旧桌椅等办公用品,全部换成新的,墙体和地面又重做了一遍。”
他们离开的时候,东兴派出所马乔克·本杰明·本达警长坐在崭新的办公室里,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对着中国维和警察和施工工人连声说“谢谢”。杨晓告诉记者:“他还对我们说,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们,能帮忙的地方一定会帮忙。”
当地居民见到中国人都会竖大拇指
施工队和中国维和警察收到的不仅仅是来自当地警方的感谢,还有很多居民的好感。“每天过去维修派出所的时候,住在周围的居民就会给我们竖大拇指,他们清楚,修缮好派出所对于当地开展治安工作带来便利。”杨晓说:“尤其是小孩子,他们可能不太懂得大道理,但是知道我们是来帮助他们的,也会冲我们笑或者竖大拇指。”一些工人也会把自己带的矿泉水分给当地的孩子。
杨晓介绍,施工队中还有几位当地人,他们都非常珍惜中国企业带来的工作机会。“他们还明白,我们不仅是在一起施工,还会教他们建设工程的技术,以后我们不在这里了,他们可以自己维修,再遇到这样的工程,他们可以轻车熟路地胜任。”
“住在那里的居民,很多人都知道东兴派出所的故事,也知道‘Dongxing’是中国人的名字。”杨晓发现,南苏丹人说起中国话,发音不太标准,可“Dongxing”两个字却说得格外地道,而且说到这个派出所当地人都知道在哪里。
“Dongxing”派出所见证了两国友谊
记者了解到,孙东兴先后获得过个人一等功、徐州市人民满意警察、徐州市公安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当年的年轻民警已成为扎根基层24年的“老警”,他现在是徐州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
“‘东兴派出所’是中国维和警队在南苏丹工作卓有成效的见证,也是两国友谊的见证。”11月16日,中国第九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队长廖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来到南苏丹就是为了帮助当地的人民群众,能帮一点是一点。”据她介绍,目前,由10名队员组成的中国第九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正在南苏丹的朱巴和瓦乌地区执行维和任务。今年10月份,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联南苏团)代表联合国向中国第九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全体队员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以表彰他们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期间作出的突出贡献。
她告诉记者,传承友谊是警队的责任,帮助东兴派出所修葺办公地点只是一个开始,警队将继续关注东兴派出所发展变化,协调东兴派出所后期扩建工程的有序推进,改善其硬件环境。“接下来,我们会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在大使馆的支持下,尽己所能施以援手,与南苏丹警方合作,提升当地社区警务、执法办案、保护妇女和儿童等方面能力。”
文/刘浏 马志亚 孙庆云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