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日前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近180件作品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
其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君瑞老师创作的两幅油画《红旗渠》和《青藏铁路》都在展出之列。从构思到完稿,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把这两大工程奇迹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红旗渠》 有劳动者半悬在百米高峭壁上的画面
周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20世纪60年代,为结束河南林县十年九旱的历史,十万英雄儿女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也锻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接到《红旗渠》的创作任务前,王君瑞就曾三次走入河南林州市,在河堤上、博物馆里,反复观察体会、搜集素材。“当时,我把能走到的渠都走了一遍,对太行山脉的整体地貌特征也有了实地的感受,还向当地群众了解了红旗渠的建设故事。”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王君瑞就对红旗渠的故事相当熟悉了。“我年轻的时候在内蒙古当兵,曾经是部队的电影放映员,纪录电影《红旗渠》至少放了30多遍。”王君瑞回忆,看电影是那个年代部队里唯一的娱乐生活,他和战友要负责八个连的电影放映,每一站之间往往要辗转奔波数日才能到达。“一到放电影的日子,连队里就像是过年一样,连附近农村的老百姓也跑过来看,同一部电影看多少遍大家也不会腻。”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电影《红旗渠》中凿山炸山的画面。“修红旗渠确实相当危险,但是当地老百姓为了引漳入林、改变命运,无论多艰难也没有放弃。”创作前,王君瑞又查阅了一些相关史料,他了解到,“当时国家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林县县委召开会议,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当各方都来支援的时候,漫山遍野红旗招展,红旗渠因此得名。”
如同放电影一样,王君瑞在脑海中一遍遍思考着如何用一个代表性的画面来呈现《红旗渠》。最终,他选择红旗渠即将修建完成的阶段进行描绘。画面中正值深秋时节,人们衣着单薄、手挑肩扛地劳动着,有些还腰系绳索、手拿钢钎,半悬在近百米高的峭壁上。“我希望画面不仅要体现这一工程的宏伟气势、环境的艰苦恶劣,更要体现出人们的乐观精神。林县人民在这大山与荒原之上是那样的渺小,但是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党的带领下,用当代愚公精神创造了人间奇迹。”
《青藏铁路》五彩的经幡和红旗同在铁轨两侧飘扬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从此,高原不再闭塞,雪域处处欢歌。作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
党史馆里展出的这幅《青藏铁路》高3米、宽7.4米,是王君瑞所创作过的尺幅最大的一件架上油画。“我之所以选择《青藏铁路》这个题材,一是因为这条铁路修建的不易与艰辛,二是因为我曾经多次驱车前往青藏高原,观察那里的山形地貌、风土人情、生态结构、季节更迭等,用画笔和相机记录下不少美丽的雪域风光和多彩的藏民生活,对西藏的色彩构成、牧民习俗也都了然于胸,为《青藏铁路》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王君瑞透露,他还曾在上世纪80年代带着学生在西藏坐公交车采风、写生,亲身感受过交通闭塞的不便。
虽然青藏铁路沿途经过了很多高海拔地段,地质条件复杂,但王君瑞的创作视角没有选择建设铁路时的危险与艰辛,而是选择了铁路通车后,火车经过一个沿途小站,牧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兴高采烈地看热闹的场景。“火车经过家门口,对当地群众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一件事,我希望选择更真实、更贴近生活的场景来表现它。有些人急忙放下手边的工作,有些人手捧着哈达,还有人骑着马、摩托急急忙忙从远方赶来,体现出藏族人民的淳朴和热情。”
巨幅画面中,崭新的内燃机车从右侧缓缓驶入铁道路口,五彩的经幡和红旗在铁轨两侧迎风飘扬,远处是蓝天、雪山、绿地,近处是身穿民族服饰的欢庆人群,气氛祥和而热烈。王君瑞说:“希望藏区人民的生活如同这阳光下的洁白哈达,随风起舞,奔向幸福。”
从2018年夏天接到创作任务,到今年年初交稿,《红旗渠》和《青藏铁路》两幅作品都数易其稿。即便在去年疫情期间,王君瑞也坚持每天到画室“打卡”,不断对作品进行调整、润色。“我是1979年入党的老党员了,这次创作对我来说是一次很特别的经历。”为了保证巨幅作品画面的品质,他还亲自上手绷画布,手上打起了多个血泡,甚至画钳也损坏严重。“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把作品呈现出来,献给祖国,献给党,献给全国人民。”
(原标题:巨幅油画作品《红旗渠》和《青藏铁路》同在党史馆展出 王君瑞用画笔绘就两大工程奇迹)
记者/李俐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