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磕磕绊绊学做网红,特斯拉依然“真香”
36氪 2021-07-21 07:00 阅读量:20240

编者按:2014年前后,当李斌、何小鹏、李想等人满腔热情地涌入造车领域时,或许没有想到,新造车的窗口期竟然如此漫长。以致于2021上半年,继阿里之后,小米、百度、360等科技巨头加入造车大军,被人们称为新造车2.0时代来临。过去6个月,汽车业强敌入局,缺芯、缺电池背景下,汽车高管们斗智斗勇抢资源、抢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明争和暗战之精彩,或许胜过过往百年。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梳理了上半年汽车圈值得回顾的几件大事,并试图从中寻找规律,对下半年走势作出预测。

刚刚过去的半年里,汽车市场开启强势复苏的势头。1-6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6%至1289.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6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12%,创下新高。

在碳中和愿景牵引下,传统车企、新势力车企甚至新新造车汇集于新能源领域,不断交锋。特斯拉一骑绝尘,推出Model Y之后,负面舆论不断销量却爆增;蔚来在累计交付10万辆的基础上开启新的征程;以性价比取胜的五菱宏光MINI EV,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在下沉市场,拥有不可替代的领导地位。

新能源领域蕴藏的巨大潜力,令中国品牌更加笃定“弯道超车”的决心。一直低调前行的沙龙智行(长城旗下),确定了氢电双能的发展战略。吉利孵化的新品牌极氪推出首款车型极氪001,成为2021上海车展关注度最高的车型之一。在消费者高涨的抢购热情下,开启预定仅两个月,极氪便宣布2021年可售订单已经售罄。不过,极氪似乎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爆红。爆单同时,极氪被质疑搞饥饿营销、还未交付便涨价,甚至有消费者指责极氪临时改动配置,以致于极氪CEO安聪慧不得不亲自发道歉信安抚车主。

比极氪更烦恼的是大众。被寄予厚望的大众ID.4系列,销量却十分惨淡。在中国品牌和特斯拉的双重夹击之下,大众在华转型之路荆棘密布。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仍然受到缺芯危机的持续打击。不过,汽车高管们却坦言,比起缺芯,更害怕缺电池。缺芯潮尚未结束,电池荒又席卷而来。

不过,即便乌云蔽日,仍有一些企业在摸索中前行,逐渐成为新的扛鼎者。

特斯拉真香事件将继续上演

2020年特斯拉股价一路狂奔,顺势带火了“蔚小理”三兄弟。不过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开始回调,曾在一周内大跌12%,市值蒸发数千亿美元。如今特斯拉股价一直在600-700美元徘徊。

股价下滑,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遭遇的一系列负面事件不无关系。上半年,特斯拉陷入入华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因摄像头采集数据存在安全隐患,多地事业机关单位禁止特斯拉车辆驶入。情急之下,特斯拉忙不迭表示,将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

此外,特斯拉安全事故频发,上海车展一位车主登上特斯拉展车车顶,控诉其“刹车失灵”,将特斯拉送上热搜,也推入深渊。前不久,特斯拉启动大规模召回,不过,召回声明却只字未提“刹车失灵”。官方表示由于车辆主动巡航控制系统问题,易造成驾驶员在一些情况下误操作,从而增大发生事故的概率。

预料之中的是,特斯拉“无关痛痒”的召回并没能平息舆论,媒体和网友的口诛笔伐仍在继续。

然而,特斯拉的销量依然不断飙升。刚刚过去的6月份,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批发销量为33155辆,同比大涨122%。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累计销量突破16万辆。

7月8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Model Y标准续航版,售价为27.6万元,相比长续航版便宜超7万,彻底激发了Model Y的市场活力。多位特斯拉销售人员告诉未来汽车日报,由于订单太多,官网还出现了“小面积”崩溃。销售人员甚至直言,“晚一个小时下单,就有可能要多等一个月(提车)。”

如果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出现,特斯拉真香事件将继续上演。

华为霸屏车企朋友圈

前不久,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发表“灵魂论”引来一波热议。在他看来,如果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发展自动驾驶业务,等于让别人掌握了灵魂,上汽只提供躯体。这是上汽“不能接受的(事),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传统车企缺乏自动驾驶、软件等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与华为等科技公司合作能够弥补短板,是不少公司的选择。

作为国内顶尖的科技企业,华为具有强大的软件技术优势。早在2018年,华为就明确不造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的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ADS可以为车企提供全套服务,让车企迅速获得优秀的自动驾驶能力。

“上汽们”虽然不想成为华为的“躯体”,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和华为牵手的车企越来越多。

北汽极狐与华为联手打造了阿尔法S华为HI版车型,在这场合作中,华为提供域控制器、操作系统、上层软件算法、传感器等全套解决方案。这对于极狐来说,几乎得到质的飞跃。因此,阿尔法S路测视频被广为传播,收割了一大波流量。近日,广汽宣布与华为联合开发的首款车型AH8将于2023年底实现量产。该车型定位中大型智能纯电SUV,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

除此之外,小康赛力斯、长安、比亚迪等诸多主机厂均和华为有不同程度的合作。随着在汽车供应链的地位不断加强,华为的话语权也将越来越大。不造车的华为,或许比特斯拉更可怕。

爆红之后被爆锤,极氪还需补课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极氪,一面世就吸引了足够多的目光。其首款车型极氪001推出后订单爆满,2021年可售订单售罄的消息,令极氪001初战告捷。但接下来的走势却有些出人意料。

7月10日,极氪发布了延缓三项新配置选装的说明,这意味着车主想要个性化定制,就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随后,有用户质疑,极氪私自更改车辆参数,同时原本标配的配置现在变成付费选装,极氪被指“减配涨价”。

面对汹涌而来的负面评论,7月12日,极氪CEO安聪慧公开发文向极氪预定车主致歉,并且针对准车主提出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补偿方案。即便如此,极氪也让不少曾经的真爱粉彻底转黑,用户们涌入极氪社区留言声讨,甚至表示要退车。

极氪产品虽然令人惊艳,但是前期没有控制好供应链以及成本问题,导致无法兑现最初的承诺,车型还没上市就遭遇信任危机。

这场危机也暴露出传统车企的一大弊端——还没有学会如何更好地与用户相处。蔚来将“用户运营”成功打造为品牌护城河之后,不少车企纷纷效仿。但是大多数传统车企做用户运营,只是形似,很难真正触及用户痛点。

对于极氪来说,需要补的功课显然还有很多,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能否挽回准车主的心至关重要。只要产品力不弱,再挽回口碑,极氪001还有翻红的可能。

大众ID.家族的销量或将继续低迷

传统汽车巨头转身遭遇阵痛的剧情再次上演。即便大众提前半年预热,南北大众ID.4系列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仍然远低于预期。根据中汽协数据,5月份南北大众的两款ID.4车型合计销量仅1213辆,甚至不及部分新势力车企单一车型的月销量。

和以往的“油改电”车型不同,ID.4基于大众MEB纯电平台打造,采用全新的三电系统。上汽大众还投资170亿打造了MEB工厂。外媒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大众在华两家合资企业的电动汽车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均低于10%。“ID.4电动车在中国的销量低于预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调整ID.4 的生产计划。”

不到30万的Model Y来势汹汹,ID.4系列似乎更加看不到希望了。据大众一线的销售人员反馈,走进大众4S店的消费者基本都是冲着燃油车去的,而非新能源车。

下半年,ID.6系列将成为大众品牌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新力军,不过从中大型SUV的定位来看,ID.6很难成为销量支柱。大众ID.家族的销量或将继续低迷。

按照大众汽车最新规划,2030年其纯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将达到50%。这个数字不可谓不激进。接下来要想实现目标,还需要从找到ID.家族销量不济的原因开始。

小米造车神秘前行

自从小米高调入局造车,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便辗转于各大车企、零部件巨头之间,开启考察之路。雷军先后到访宁德时代、博世、上汽通用五菱、长安、长城、东风等企业,造车先看车成为雷军上半年的关键词。

身为科技公司创始人,雷军深知软件技术的重要性。雷军一边考察,学习造车的硬件知识,一边收购自动驾驶公司,强化软件实力。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后者最多将有 20 余人加入小米,此举或将奠定小米自动驾驶的研发基础。此前小米还投资了纵目科技、禾赛科技两家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目前小米已经先后投资几十家汽车供应链企业,业务涉及自动驾驶、整车销售等。

和其它科技公司相比,小米拥有庞大的用户和市场基础,每年成千上万的智能设备输入市场,也成为小米打造智能电动车的天然触点。未来,小米或将成为一个值得所有车企警惕的对手。

不过,目前雷军还没有想好从哪个细分市场入手。有消息称,小米内部对造车还没有明确定位,甚至不排除从房车切入。雷军曾表示,小米首款车下线至少需要3年时间。下半年,小米的造车项目仍然会在暗夜中前行,雷军将继续招兵买马,完善小米的造车团队,并且,雷军的身影将继续出现在各大主机厂。

编辑/温冲

相关阅读
2024整车股涨跌盘点:传统车企“大反攻”,造车新势力表现欠佳
第一财经 2025-01-06
新能源车市迎“银十”热潮,传统车企新势力崛起
第一财经 2024-11-03
特斯拉Model Y ”敌人“来了
科创板日报 2024-10-03
新势力车企裂变多个梯队,混动已成头部阵营共性
第一财经 2024-09-02
又一家造车新势力即将登陆美股,毛利率仅次于特斯拉
第一财经 2024-05-04
小米汽车大卖搅动车圈 多家车企降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1
8月新能源车市:BAT圈地 传统车企发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7
传统车企分拆新能源品牌IPO渐成趋势
中国证券报 2022-12-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