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的捷尼赛思,能带回现代集团的荣耀吗?
汽车头条 2021-04-09 19:00 阅读量:30605

4月2日的黄浦江畔,3281架无人机同时升空点亮了上海夜空,创下“最多无人机同时飞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伴随着这场视觉盛宴,豪华汽车品牌捷尼赛思也在中国再度启航。相比于此前的“初试”,“卷土重来”的捷尼赛思似乎野心更甚。“中国市场对于捷尼赛思全球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非常激动能为中国消费者诠释新一代豪华理念,因为中国正是引领时代的先锋者。”捷尼赛思品牌全球负责人张在勳(Jaehoon Chang)表示。

诚然,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品牌的必争之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豪华车零售量同比增长6.5%至323.6万辆,疫情之下,热度不减反增的中国市场无疑为豪华品牌增大了快速反弹的“力臂”。以奥迪为例,2020年该品牌向中国大陆市场共计交付新车约72.63辆,同比增长5.4%,占全球销量的42.9%。在国内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已成为多家豪华品牌最大的单一市场。

正是如此,捷尼赛思现阶段跻身入场自然合情合理,但面对如今汽车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位新晋品牌的重返或许同现代集团一样“压力山大”。

韩系低迷,“塑高”之路并非易事

追溯品牌历史,2015年,现代旗下高端车型捷恩斯独立门户,启用“Genesis”作为高档子品牌标识并开启首次入华之旅。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仅相隔一年,随着进口现代选择战略性退出中国市场,发展不利的捷恩斯也黯然离场。

惨淡的入华历史,为更名后的“捷尼赛思”奠定了一个并不太好的基调。曾经现代汽车的风华时代,Genesis都并未被国内消费者所接受,如今面对韩系车逐渐走入边缘化的局面,再度归来的捷尼赛思或许更难触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近几年,韩系品牌在华销量低迷,产品大面积的“以价换量”致使其品牌形象逐渐走上了价格低廉、高性价比等低端路线。2020年,北京现代全年累计销量为50.2万辆,同比降低28.6%。这样的成绩不仅与75万辆的销量目标相差甚远,更意味着北京现代未能终止连续4年的销量下滑,自2017年起,北京现代同比下滑率达31.3%、8.6%、5.7%、28.6%。

从产品来看,现代汽车的“低端合资品牌”形象也愈发浓重。尽管去年上市的多款新车均“有颜有料”,但从销量来看,支撑北京现代销量的主力车型仅是十万元级的伊兰特、ix35等,而索纳塔等中高端车型依旧反响平平,甚至与多家自主品牌销量相差甚远。

在这样的集团背书下,作为韩系品牌的捷尼赛思,或许很难扭转消费者心中的固有形象,冲击高端更非易事。

“夹缝生存”,产品战略并非优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次登陆中国市场,捷尼赛思所选择的“武器”则是海外市场中承担主要销量角色的G80、GV80车型。

上市伊始,选择两款品质稳定、市场考验多年的车型虽无可厚非,但从市场定位来看,G80与GV80瞄准的是沃尔沃S90、凯迪拉克CT6、凯迪拉克XT6、雷克萨斯RX等车型所在的白热化市场,伴随豪华品牌价格不断下探、自主品牌全力向上突破,捷尼赛思将要迎来的几乎是“夹缝生存”的局面。依靠目前两款车型,捷尼赛思的优势并非十分突出,而韩系车一贯的性价比打法,面对“擅于降价”的凯迪拉克、沃尔沃等品牌,也很难形成快速突围。

此外,作为新能源产业的爆发点之一,中国汽车行业已进入变局与转型期。背靠现代集团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的技术“大山”,却在“战争”伊始选择进入“存量时代”的燃油车领域,这样的战略或许将导致捷尼赛思“吸睛”不足及后续产品布局缓慢。

营销“失意”,资金输入或负担颇重  

“非凡体验”、“动感的优雅”、“你,全新境界”,这几个高频词汇,几乎成为了捷尼赛思发布现场的主旋律。面对强劲的对手和稳固的市场格局,“韩韵”的故事虽有一定新意,却很难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记忆点并达到快速认可的目的,而其所推出的“全新商业模式”,也似乎进一步增大了品牌营销的负担。

捷尼赛思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何睿思表示:“在销售渠道方面,捷尼赛思将以直营为基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与线上渠道为辅助,构建多渠道全方位体验,逐步拓展中国市场。”

尽管新品牌选择直营模式可以规避很多传统经销商模式带来的缺陷,树立更加优质的企业形象,但建设直营店所需大规模的投入,对于刚刚入华尚未开启营收的捷尼赛思来说定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作为母公司,现代汽车集团现阶段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其对捷尼赛思的资金“输血”能坚持多久也尚未可知。

此外,这样的直营+经销商渠道的混合模式,已被多个品牌尝试许久,结果却皆是不如人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打破传统车企的困境,或许将成为捷尼赛思营销网络布局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毫无疑问,当前体量巨大的中国豪华汽车市场,对于捷尼赛思来说的确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但如今BBA等头部品牌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二线豪华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捷尼赛思此时“重返赛场”,如果没有产品、营销等方面的“绝对实力”,难免会再度迎来“重金陪跑”的惨淡局面。

编辑/陈正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