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致癌小能手
所以酒类都是一级致癌物!
近些年的研究和调查发现,酒精不仅和肝癌有密切联系,还会增加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肿瘤以及黑色素瘤等癌症的发生风险,简直是“促癌小能手”!
在198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宣布酒精是致癌物,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乙醇。世界卫生组织把“饮酒”列为五种主要行为和饮食危险因素之一。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中统计显示 : 每30个癌症死亡患者中就有1个是酒精造成的。
其实,酒精本身不是一种直接致癌物质,然而它的代谢产物乙醛和活性氧簇(ROS)可以促进癌症的发展,并且其促癌机制因癌症种类不同而不同。
我们在饮酒后,乙醇本身是有毒的,但会被我们的解毒器官——肝脏处理掉。乙醇在肝脏中被乙醇脱氢酶转化成乙醛,乙醛具有很高的生物毒性。然后乙醛会被乙醛氧化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乙酸(也就是醋),这样乙醇在人体内的转化就完成了。乙醇本身低毒,但是乙醛毒性很高(装修时候的致癌之一就是甲醛,性质和乙醛类似),虽然会被转化成乙酸,但是转化率不会是百分之百,每次都会有一些乙醛被人体吸收,长此以往势必产生问题,就像吸烟致癌一样。而且任何人只要一喝酒,体内就会出现一定量的乙醛,由此也说明所有酒类都是一级致癌物。
在肝癌的发生中,大量或长期饮酒者可能会出现酒精性肝炎、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硬化。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进而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如果肝炎患者大量酗酒,会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肝癌的发生。
在上消化道肿瘤中,则主要是因为乙醇在唾液中转化为乙醛,唾液中乙醛的浓度升高,从而易诱发上消化道(口咽、喉、食管、胃)的癌症发生。
除了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的直接致癌性,酒精在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下代谢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此外,酒精还可以影响激素的效果,比如提升雌二醇水平,这也是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原因之一。
喝酒脸红,患癌风险更高?
大约三分之一的东亚裔喝酒会脸红,这种症状称为“Asian Flush”(亚洲红脸)。
有喝酒脸红反应的人是因为其代谢酒精的酶的基因有缺陷,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应,说白了,就是乙醛中毒。这类人如果喝酒的话,罹患食道癌的几率可能会更高。而且,乙醛大量富集在肝脏,也会对肝脏有所损伤。对于喝酒的人来说,喝酒脸红的人显然比普通人更不能喝酒。如果酗酒,也会更容易得肝癌及其他癌症。这类人如果长期饮酒,得癌症概率是不上脸人的10倍。
脸红可以说是是身体给出的信号,它告诉你说,你体内乙醛含量高了,又一次对肝脏造成了损伤。喝酒脸红不代表不能喝酒,而是有有毒物质留了下来。因此喝酒上脸的人,毫无疑问应该尽量避免饮酒,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喝酒就是慢性自杀,对于喝酒不脸红的人来说,也应尽量减少喝酒 。
喝酒脸红该怎么办?
1、多吃水果。吃水果是可以改善喝酒脸红的,而且效果也不错,不妨切一些梨片,然后放入凉开水中泡几分钟再食用。
2、吃点皮蛋。取1-2只皮蛋,可以使用蘸醋服食。此举不但可以有效解酒,而且还可以治疗过敏。
3、喝点牛奶。酒精容易损伤胃粘膜,可以喝酒之前,适量喝点牛奶,此举可以促使蛋白凝固,保护我们的胃粘膜,而且还能够缓解对酒精的吸收。
喝酒建议
综合考虑过量饮酒对健康的损害和适量饮酒对健康的可能益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如下饮酒建议:
1.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0.5两),相当于啤酒750毫升(1瓶),或葡萄酒250毫升(1杯),或38°白酒75克(1.5两),或高度白酒50克(1两)。
2.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白酒50克(1两)。
3.孕妇和儿童少年应严格禁止饮酒。
坊间流传的“喝酒可活化血管,强身健体”的功效,还没有任何一个研究可以有明确证据。所以就不要给自己喝酒找借口了,小酌可以怡情,喝太多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因此,要知道:对酒摆摆手,健康跟你走!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