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国际茶业展” 10月22日上午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同时,2020年10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博物馆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中华书局文化遗产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丝路茶香——少数民族茶文化的人类学观察”(人类学博物馆与艺术沙龙)在北京展览馆举办。
22日下午14:30至15:30,在北京展览馆6号馆举办了主题为游牧与茶的分享沙龙,主题为:“少数民族茶文化的人类学观察 ”。
沙龙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韦荣慧主持。她强调,人类学对茶业的观察点在于茶叶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比如中国茶的对外传播中各民族为之贡献的故事、茶马互市以及当代少数民族茶文化背后的民族团结与和谐关系,特别是脱贫攻坚路上相互帮扶的感人故事。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王建民作主题发言,并与论坛嘉宾西藏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刘萱、非遗藏茶“姜氏古茶”第十五代传承人、姜氏茶业(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姜红进行了讨论与互动。
王建民教授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游牧民族的茶文化,从政治、历史、文化、民族交往等不同维度讨论茶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探讨了茶的文化变迁以及在当下新的意义。同时,从茶文化的形成,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流通,到饮茶、赠茶习俗等诸方面梳理茶文化历史脉络、文化传承、民族交融,并延展到一带一路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进行了讨论。
刘萱女士简要介绍了千年川藏茶马古道的历史脉络。她认为,按照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当下我们要积极挖掘、整理、宣传介绍西藏自古以来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藏茶在历史上对藏汉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巩固都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与桥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也必将为进一步为加强藏汉民族团结发挥重要的作用。
万姜红董事长作为300年非遗藏茶的十五代传承人,讲述了姜氏家族与藏茶的深厚情缘,其家族创立了享誉康藏两百多年的“仁真杜吉”藏茶品牌。姜氏“忠厚传家、裕国兴家”的家训既传承了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历史脉络,又是茶马古道文化精髓的代表。她表示,在新时代条件下,将会继续秉承家族诚信厚道的匠人精神,“裕国兴家”的家国情怀,为大健康产业贡献力量。在现场,享誉三百年的非遗藏茶“仁真杜吉”独特的茶香让观众品到了茶马古道的历史与文化。
10月23日上午,“2020丝路茶香——相约外婆家下午茶”专题,由来自贵州省雷山县的雷山云尖茶业实业有限公司、雷山县脚尧茶业有限公司、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雷山县全都茶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享茶叶扶贫的故事。雷山县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大力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脱贫的举措,获得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活动现场,朵朵缓缓绽放的银球茶,香气漂满整个会场,引来现场嘉宾纷纷驻足品茗。韦荣慧携手嘉宾杨春艳、吴先海、毛鹃、胡钱芳、姜浩等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安吉白茶移民雷山县达地水族乡,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脱贫的故事;生动讲述了雷山县脚尧村不等不靠、开发荒山种植茶叶的“脚尧精神”;爷爷与雷山银球茶的故事,从银球茶创始与发展讲述了老一辈雷山茶人的动人故事;讲述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精准帮扶雷山县,实施吉利“吉时雨”雷山云尖茶旅文化结合示范项目,带动全县茶农增收致富,巩固雷山县脱贫攻坚成果取得实效的社会责任担当。每一位雷山茶叶企业家的讲述和吉利集团的分享,赢得了现场与会嘉宾的阵阵掌声和点赞。
据了解,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苗岭主峰雷公山腹地,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全县植被覆盖率达到94%,生态好、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是生产名优茶的理想之地;雷山县是“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土壤、水、空气无污染、生物多样性好,是生产干净茶的首选之地。近年来,雷山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雷山的特色生态产业、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同步小康富民产业来抓,全县茶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全县茶园面积达16.24万亩,实现了人均1.5亩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600余户1.1万余人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据悉,此次活动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茶叶专家、茶叶企业、知名媒体等参加,旨在通过宣传少数民族茶文化,让更多的企业家了解并支持巩固民族地区发展茶产业脱贫致富的成果。
此次活动,使雷山的文化旅游、茶叶、农特产品等优势资源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宣传,为雷山茶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有力有效助推了雷山县脱贫攻坚和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编辑/韩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