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纪录片有数量也有质量 逐渐从小众变成大众
光明日报 2020-08-24 11:40

近年来,随着观众的整体欣赏水平的提升,市场对纪录片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助推高质量纪录片不断涌现,进一步吸引不同年龄层、不同教育背景的观众关注纪录片、喜爱纪录片,使得纪录片逐渐从小众的冷门艺术变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前不久,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的分论坛“影像记录时代——中国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研讨”的召开,再一次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国产纪录片上。

记录时代强音,重大题材纪录片唱主角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底色。作为“在场者”,纪录片需要走进现实生活。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不仅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全民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难忘之年。今年以来,围绕决战脱贫攻坚主题以及抗击疫情主题的优秀纪录片不断涌现,成了时代的记忆和国家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脱贫攻坚主题方面,纪录片《最是一年春好处》讲述了湖南八个不同的农村地区扶农助困、乡村振兴的故事。《承诺》从精准扶贫所面临的挑战和探索出发,讲述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人们完成理想、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故事。《决战脱贫在今朝》讲述了全国20个省份40多个贫困村的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正在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故事,回答了“扶什么”“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决战脱贫在今朝》总策划、总撰稿孙杰介绍:“层层递进的影像探寻,捕捉到了多个扶贫攻坚之战中的典型人物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代表性瞬间,使得《决战脱贫在今朝》充满了内在的逻辑张力,触动人们的心灵。”

围绕全面抗击疫情,央视纪录频道推出《武汉:我的战“疫”日记》,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一部全景纪录片《英雄之城》,人民日报推出《武汉保卫战》,湖南卫视推出《战疫》,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纪录片《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疫纪实》等,用镜头记录下武汉战疫正在发生的历史和那些为战疫无私奉献的英雄群像。比如《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以每集5分钟的轻体量视频,以医护人员、军人、普通市民等不同个体从不同侧面、通过第一视角,讲述了整个武汉抗击疫情的真实情况。《英雄之城》跟随记者的主观视角,将镜头对准疫情中的医生、志愿者、患者等置身其中的亲历者,还原出真实的武汉。《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疫纪实》,聚焦援鄂的江苏医疗队伍在抗疫一线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

正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马黎在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的分论坛上所说,“纪录片是用真实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它记录真实探索未知呈现自然观照社会,颂扬美好鞭打丑恶,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文明的传播者”。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抗击疫情主题的纪录片,它们始终立足当代的真实生活,传递出时代的声音。

网络自制纪录片繁荣发展,高质量内容是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传统电视纪录片在网络平台的助力下爆火后,网络视听平台越发重视纪录片,从传统纪录片的“推手”向“自制纪录片”的创作方向走去。以“优爱腾”为代表的网络视听平台在纪录片领域开始谋篇布局。

优酷副总裁、泛文娱内容中心总经理干超介绍,“优酷现在重点关注两方面,一个是这个时代最迫切的命题,一个是人们内心柔软的地方。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脚踩在大地上的人的生存状况”。比如今年优酷推出的《文学的日常》以及《对白》第三季,前者通过展现作家的精神世界,加深了观众对文学的认识;后者则重点关注青年人的精神世界,以名人演讲的形式,抚慰青年群体的焦虑情绪。

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关注“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与社会科学”,以及“生活方式”和“潮文化”品类。比如,腾讯视频先后推出《风味人间》《宵夜江湖》《早餐中国》等美食题材纪录片,着力打造美食品牌。腾讯视频借助《风味人间》打造风味大IP,推出《风味人间》《风味实验室》《风味原产地》,深化品牌价值。腾讯视频还以合拍的方式,和英国广播公司、德国电视二台、法国电视台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联合制作呈现《七个世界 一个星球》,在七大洲之旅中,呈现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讲述鲜为人知的动物故事。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总监朱乐贤介绍:“我希望我们的片子有更多的国际传播力。”

爱奇艺则倾向于体量小但是具有新意的内容。2017年以来,爱奇艺从匠人、美食、体育多个维度出发,先后推出《讲究》系列、《天下一锅》《中国医生》《棒!少年》等多种类型的纪录片。“爱奇艺并没有创造一个头部内容的打算,而是想从几个维度去搭建不同平台板块,尝试和用户对话。”爱奇艺纪录片中心总监宁玉琪表示。

尽管三家平台在自制纪录片上的规划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用户在年龄层上是相通的,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原创纪录片作品的追求也是相通的。

推动中国故事走向国际表达,积极参与国际传播

对于如何更好地推动纪录片高质量创新性地发展,除了继续优化政策环境、突出项目带动、加强人才培养以外,在马黎看来,“还要加大海外传播的力度”。

近年来,一大批优秀的国产纪录片成功走出国门,成为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在美食纪录片方面,从《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到《老广的味道》《味道云南》,再到《风味原产地·潮汕》《风味人间》系列,中国本土的美食纪录片不断出海,通过美食讲述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及其深层文化基因。比如2019年2月,《舌尖上的中国》(1、2季)、《风味原产地·潮汕》通过流媒体平台网飞(Netflix)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受到海外观众的喜爱。还有以独特的空中叙事与航拍美学为载体,通过俯拍方式全方位展现了中国的人文风情和地理风貌的《航拍中国》系列,被许多海外游子盛赞,称这部作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唤起爱国热情”的佳作;部分海外网友看完第三季节目,纷纷留言:“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杰出的作品!CCTV用这个纪录片证明了自己是顶级的电视网,我和我家人愿意一遍遍刷这类纪录片。”

除了中国自主拍摄纪录片以外,国际合拍的方式也能为中国纪录片注入活力,能加强中国与世界纪录片行业的互动,从而形成传播合力。马黎表示:“对优秀合拍片,我们将视同国产纪录片,给予重点支持。”近年来,以中外合拍模式制作的高质量纪录片也着实不少。比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以国际合拍、合作的方式与BBC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英国野马制作公司(Mustang Films)制作的《中国的宝藏》英文版于2019年10月在BBC世界新闻频道面向全球首播,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对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观众进行了调查,其中有近九成的观众表示了喜爱。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中意两国合拍的百集4K微纪录片《长安到罗马》,英语版在海外新媒体视频平台播出,获得海外网友热烈欢迎。由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新冠肺炎:与魔鬼的战斗》,于4月初通过Discovery探索频道播出,到达亚洲、大洋洲、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受众。

国产纪录片已经形成了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格局,多种类型题材的纪录片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专业化、国际化、有人文深度的纪录片作品更是直抵人心。未来纪录片创作者将继续扎根现实生活,记录时代与人民的真实故事,不断提升讲述故事的技术手段。

文/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通讯员 游欢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中国影响力十大纪录片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7
记录时代气度和温度,2023国产纪录片盘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6
纪录片《零碳之路》正式开播 讲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3
《零碳之路》9月22日播出 首部聚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合拍纪录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1
2021国产纪录片:“国家相册”中的高光时刻
光明日报 2022-02-15
东方卫视将推精品国产纪录片,呈现海派精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01
从“同追一部剧”到“同拍一部片” 中国-东盟深化影视合作促民心相通
新华网 2021-11-03
蒙古国媒体制作播出纪录片解读中国发展
新华社 2021-06-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