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热度大减 手机形态创新陷入僵局
北京商报 2020-08-06 20:12

沉寂半年后,最近关于折叠屏手机的消息又多了起来。8月6日,柔宇科技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下半年将有折叠屏手机柔派二代上市,而在前一天晚上,三星电子正式发布了Galaxy Z Fold 2折叠屏手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手机市场比较低迷,亟需一些创新点来刺激消费,但大半年过去了,手机企业在形态创新方面几乎都缄默不言,最新的创意仍然是前年的折叠屏和去年的环绕屏。在业内人士看来,简单的加减法不足以打动消费者,只有真正达到硬件与应用匹配才能激发大家的换机热情。

雷声大雨点小

Galaxy Z Fold 2折叠屏手机依然采用向内横折、向外展开的设计。和之前的Fold不同,Z Fold 2取消了内屏的镜头模组,改用挖孔屏,为屏幕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手机闭合后的外部屏幕尺寸也有所扩大,为6.2英寸,内部主屏展开后可达7.6英寸。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三星电子就曾发布一款折叠屏手机,售价1380美元,向下突破了万元大关,这款手机名为Samsung Galaxy Z Flip,采用的是上下折叠的技术。

除了三星,其他手机厂商也在折叠屏上下工夫。据报道,华为近日在欧盟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为“Mate V”的新商标,不出意外,这会是下一代华为要发布的折叠屏手机。与之前华为MateXs的外折式方案不同,“Mate V”这次采用的是上下内折叠的设计,类似于三星Galaxy Z Flip。

另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在美国专利局申请的折叠屏iPhone专利已经获得批准,折叠屏的iPhone未来将有可能面世。这项专利技术显示,这款折叠屏并不是按照“中心线”来对称折叠的,而是采用不对称折叠的方式,设备折叠后,屏幕还会露出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屏幕可以用来显示各种通知和设备状态信息。

虽然三星和华为是手机大厂,全球最早推出折叠屏手机的却是柔宇科技。柔宇的柔派手机早在2018年10月底就面世并预售,号称“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

虽然折叠屏手机还在出,但当前并没有能普及的趋势。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统计报告,2019年全球折叠手机的出货量不足100万部,乐观估计2020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或许会达到800万部,但真正想要让折叠手机占据主流市场,可能还要等到2025年。

直板仍是潮流

北京商报记者就折叠屏手机的销量问题采访了三星、华为和柔宇方面,截止发稿,三家都未透露具体销量,不过,柔宇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下半年会有折叠屏手机柔派二代上市。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手机形态,还是2007年左右开始上市的,也就是iPhone第一代以及最早的触摸屏手机出现的时候,直到现在,虽然手机还在不断迭代,本质上仍然是当初的直板形态。

近两年,手机形态的创新相对比较活跃,其中,折叠屏是真正付诸实践的一类产品,而在去年,小米还推出了一款环绕屏的手机,但迄今为止,这款产品还没有真正上市。因此,当前突破于直板机型的手机形态,其实只有折叠屏一种。

但为什么近两年过去了,折叠屏的市场普及速度如此之慢呢?通信专家马继华指出,这其中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价格问题。“折叠屏手机还是太贵,不是普通消费者能用得起的,要真正走到大家生活中还需要一个过程,等成本下来、价格降低以后,估计得一两年左右”。目前已经发布的几款折叠屏手机价格都偏高,其中,柔派的售价是8999元起;三星Galaxy Fold售价15998元,华为Mate X定价为16999元。

另外,马继华认为,手机终端的作用要在应用上体现出来,但是现在5G还没有出现杀手级应用,折叠屏还没有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消费者就没有必须更换的理由。“直板大屏幕搭配App,再加上触控操作,这种使用方式确实到了一个改变的时候,但这种改变并不容易,因为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习惯,而折叠屏恰恰还没有能强大到让消费者们放弃这种习惯的程度”。

产经观察家丁少将则认为,折叠屏、环绕屏等形态,技术和产业链方面还不成熟,无法规模量产,成本高昂,也难以在消费端普及,而直板技术和供应链成熟,有普遍的使用场景,很难被其他形态取代。

产品同质化严重

除了形态上的创新,这些年手机上的小亮点非常多,比如增加摄像头(三摄、四摄)、扩大屏占比(全面屏),或者在相机美颜上下功夫。但总体看来,智能手机越来越陷入同质化怪圈中,这些更新都是“小修小补”,对于智能手机市场很难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对于手机的创新来说,手机厂商现在主要就是做加法,在原来的功能上做得更好”,马继华表示,但是这条路确实走到头了,现在不管是手机的像素还是分辨度、电池容量还是充电,都已经超出了人们的使用,所以同质化就特别严重。

Canalys发布的报告显示,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9760万部,较上年同期的1.036亿部下降6%,连续第九个季度下滑。

在马继华看来,这种情况下,手机企业要想创新还是要从形态上去做彻底的改变,比如折叠屏就是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要让娱乐和生产力结合到一块儿去,解决视频化的需求。

具体上,第一个改变主要来自于触摸屏这种方式的改变,比如现在用语音操控这种方式,就需要技术磨合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临界点,达到以后手机可能就彻底改变了;第二个是在技术方面,电池、屏幕、处理器都能折叠,这个也需要过程;第三个还是应用,直板手机非常适合用户随时拿着表发微信、发微博、看新闻,以后会有新的应用出来牵引着大家改变使用方式。

事实上,与硬件匹配的应用对于终端来说非常重要,这一点和5G手机的普及非常相像。根据三大运营商披露的数据估算,截至六月,我国5G套餐用户应有1.2亿户左右,但根据工信部披露的数据,国内联网5G手机的数量只有6600万部,这意味着还有约5000万的5G套餐用户至今没用上5G手机。

“形态创新很难,但不意味着手机企业就不能有所作为,系统优化能力、AI应用能力、IoT控制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丁少将说。(北京商报记者 石飞月)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在华份额仅剩3%,三星折叠屏也要败走中国?
观察者网 2024-08-14
折叠屏手机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13
潮流|横翻、纵翻、抽拉、环绕…… 折叠屏手机解锁更多新“形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30
折叠屏手机上新,国产厂商将齐聚赛道!价格要降?你考虑入手吗?
中新经纬 2021-12-16
折叠屏手机市场迎爆发拐点 产业链需求大增
证券时报 2021-12-14
折叠屏手机:目标不止抢占C位
科技日报 2021-03-06
折叠屏手机“出道”两年:技术成熟多少?何时买得起?
中新经纬 2021-02-23
折叠屏手机扎堆发布,价格杀入万元内,你考虑入手吗?
中新经纬 2020-09-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