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来临 吃粽子时异物卡喉怎么办?
新华社 2019-06-07 17:39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吃粽子不小心“误吞”枣核,鱼刺、鸡骨头等异物卡喉的情况时有发生,怎么办?专家提示,一旦发生卡喉,不要听信民间偏方,应尽快就医处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表示,枣核两端和鸡骨头两端尖锐如针,鱼刺细又长,一旦不小心咽下去,轻者会把食管和胃肠壁划破,重者可能伤及其他重要器官,如扎破前方的气管,引起气管食管瘘,扎破后方的血管引起大出血,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吞入异物,一定及时就医,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严重后果。

朱华栋表示,对于食管异物最重要的是预防,关键在于改变饮食方法。我们吃饭习惯于将食物吞入口中后再将尖锐物或异物吐出,一旦进食过快,或不小心,就可能有漏网的尖锐物被咽到食管内。所以应提倡小口进食,将尖锐物或异物在入口之前就挑出来。比如吃粽子的时候,先把枣核拣出来,然后再安心享受美食,这样可以最大化降低食管异物风险。

老年人吃粽子应更加小心,因常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或是患有脑血管病,吞咽反射不灵敏,吃东西时候极易被含入口中的异物卡到。

提到民间的去除食管异物的“妙招”,如喝醋软化、吞食馒头等。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王江山表示,这些方法均不可取,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因为食醋中醋酸含量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软化鸡骨鱼刺等,枣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更不可能在酸性环境中软化,酸性的食醋还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可能刺激创面引起出血。吞食馒头不但不能起到包裹异物的作用,相反可能将异物推到肠道,使取出异物更加困难,甚至会加重损伤。因此,上述的这些方法,都是不科学、不可取、不推荐的。

朱华栋提示,如果不小心吞入异物,也不要慌张,应尽快就医,越早就医对食管的损伤越小,取出异物也相对容易。在就医的路上,千万不要尝试吃一些食物或喝水,应尽量减少做吞咽动作。(记者 王秉阳)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春节期间需警惕哪些消化系统疾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团提醒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2
过节暴饮暴食 小心吃出内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7
警惕节日餐桌上的美食刺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1
儿童异物卡喉怎么办?家长必学,关键时刻能救命!
健康中国 2024-08-04
男子误吞鱼刺 一周后竟发现在肝动脉 华西医院专家取出鱼刺并在国际一流期刊撰文提醒
成都商报 2024-01-08
消化道异物,这样处理更安全
健康中国 2023-08-22
儿童遇到这四种紧急情况怎么办?
顺义妇儿医院 2023-05-06
春节警惕食物“刺客”,学会这些急救方法关键时刻也许能救命
科学辟谣 2023-01-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