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7日,本市出现雨雪天气。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获悉,本市已开始供热系统试运行,全市锅炉房陆续点火,热电联产热网、供热机房陆续投运。其中,今年本市新投运21台尖峰锅炉,进一步提升热源供给能力。试运行期间,市区城市管理部门要求各供热单位加强对供热设施的巡查巡检和运行调试,及时解决系统跑冒滴漏和平衡问题,为正式达标供热做好准备。
11月7日上午,北青报记者来到海淀区上河村小区。走进小区C区锅炉房,顿时感到暖意融融。3台供暖锅炉已有2台开启,实时显示锅炉出水温度达到60.2℃。工作人员正在锅炉房内巡视,监测设备运行情况。
据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海淀分公司总经理王晓雨介绍,上河村小区共有4座锅炉房,总供热面积约19万平方米,服务小区800余户居民。小区内的供热设备设施已运行了近20年,锅炉、供热管线等设施老化,存在诸多隐患。今年,北京热力海淀分公司对小区内的锅炉房实施“智慧供热”改造。不仅更新安装了低氮冷凝锅炉和换热机组,还在二次供热管线上加装调节阀、在部分用户家中安装室温盒子,以实现数据可视化,并根据不同楼栋需要的负荷对流量和温度进行精准调控,从而实现全链路智能调控,达到按需供热的目标。同时,改造后的4座锅炉房燃气年用量预计可减少约68.83万立方米,实现了锅炉房的智能绿色转型升级。
北青报记者从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了解到,截至10月底,北京热力管理的市域内供热面积为3.76亿平方米。今年将新投运21台尖峰锅炉,可新增696兆瓦供热能力,进一步提升热源供给能力。同时,优化11座尖峰热源厂的运行方式,减少设备频繁启停对热网的冲击,让热源运行更平稳可靠。今年还新建宝能、方庄两座应急补水中心,提升城市热网应急补水与保障能力。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供热办副主任尹波表示,试运行期间,本市建立供热报修服务渠道,安排好值班、维修和应急抢修人员,确保市民能够及时与供热单位取得联系,并且及时解决市民反映的问题。据悉,北京热力96069供热服务平台目前已覆盖北京16区及经开区10.58亿平方米供热区域,承接全市千余家供热企业用户诉求,提供全年24小时在线的业务咨询、故障报修、投诉监督等一站式服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