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海淀区获悉,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初赛落下帷幕。全国150余支战队历经多赛道角逐,最终30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决赛。据悉,决赛将于11月17日至18日展开,获奖团队不仅能分享200万元奖金池,还可优先享受海淀基金对接、人才服务、园区入驻等配套政策,为具身智能技术落地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大赛首次设立的核心赛道,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的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成为焦点。该赛道分为“智源具身大脑大模型能力挑战赛”与“智源具身小脑模型能力突破挑战赛”两大方向:前者聚焦打造更高效精准的具身“思考中枢”,推动大脑模型迭代升级;后者侧重实现模型从算法可行性到物理世界可用性的跨越,构建灵活可靠的具身“行动中枢”。
经由智源研究院提供的具身模型、数据采集平台、机器人本体、评测平台等全链路保障,以及专家团队从“方案完整性、创新性、可行性、复现性”等维度的严格评审,最终20支队伍晋级“大脑赛道”决赛,10支队伍晋级“小脑赛道”决赛。
初赛阶段在中关村(海淀)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与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两大核心载体展开,形成“高难度突破+实用化探索”的差异化竞技布局。两大赛区均采用“PPT答辩+现场展示”的统一评审形式,评审团由高校权威专家与知名投资机构组成,从技术创新性、场景适配性、商业可行性等核心维度综合考量。
作为赛事硬核支撑,两大园区各展优势:中关村(海淀)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以“千亿级科创雨林市场”为目标,凭借约100万平方米空间载体、成长通道及四大共性技术平台提供专业保障;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作为全国首家以具身智能产业命名的园区,依托25万平方米空间布局、协同体系与多层次人才服务,实现技术展示与产业对接无缝衔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