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第八届进博会上,葛兰素史克(以下简称“GSK”)展台正式揭幕。今年GSK以“合力超越,创健未来”为主题,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
与往年分别展示治疗领域或创新产品的形式不同,此次GSK展台全新呈现了“防治结合、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布局和理念,结合GSK在预防与治疗两方面的优势,展现对中国健康生态构建的深度参与。
本届进博会上,GSK带来了多款创新管线产品。其中包括全球首款获批上市、在中国首个开展三期临床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全球首个有望实现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反义寡核苷酸(ASO)类药物,可实现六个月一次长效给药的德莫奇单抗(Depemokimab),以及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全球首个抗BCMA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玛贝兰妥单抗(Belantamab Mafodotin),覆盖呼吸、免疫与炎症,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多个治疗领域。
此外,曾经的“进博宝宝”也带着新身份回归。今年10月,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拓展新适应症,成为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18岁及以上因已知疾病或治疗(如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造成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增加的成人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
得益于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新可来(美泊利珠单抗)此次也将携新适应症再度亮相本届进博会,用于治疗成人未充分控制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今年2月,新可来治疗慢阻肺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也已经获得受理。
展望未来,在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政策鼓舞下,GSK将以“更有速度、更有方向、更有重点”的战略布局深耕本土市场。目前,超过80%的中国研发项目已并入全球同步开发,让前沿创新能以最快速度惠及中国患者;同时,始终聚焦于慢性乙肝等高发疾病和重大公共卫生议题,积极探索有望实现“功能性治愈”的创新疗法。在未来三年内,预计将有约18项新产品及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上市,为中国患者带来多项“同类首创”的革命性药物和疫苗。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胡克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