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关橘香到沽上粤韵 王松长篇小说《橘红》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6 15:32

11月3日下午,鲁迅文学奖得主王松的最新长篇小说《橘红》新书首发式在粤剧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广州市作家协会承办。活动现场,文学界、出版界、粤剧界及中医药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融汇粤剧、中医等岭南文化的厚重之作正式首发。

《橘红》以广东特色中医药材“橘红”为线索,以交流粤剧的旅津广东音乐会作为广州与天津的连结,讲述了秦家、周家、那家等家族在广东与天津两地之间,跨越南北,先后六代人一百八十多年间的浮沉往事,于历史洪流中见证岭南文化的生生不息。小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第六期支持名单,并获广州市文艺精品专项经费扶持,同时登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具影视改编潜力文学IP榜”。

作者王松在分享创作历程时表示,这部作品并非凭空构思,而是“一点一点在心里长出来的”。为真实还原岭南风貌与粤剧生态,他近三年十余次深入广州采风,研读大量地方文献,甚至在责编寄来的两大箱资料中“啃”出历史细节。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在对谈环节中高度评价《橘红》的艺术成就。他指出,王松成功处理了小说创作中最难把握的“虚”与“实”的关系——既以扎实的细节还原了广州的街道、饮食、粤剧唱腔与市井生活,又通过虚构人物的命运,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的“心气”。

“小说不是靠概念堆砌,而是靠形象和生活来承载精神。”谢有顺强调,《橘红》之所以令人信服,正在于王松下了“笨功夫”:他将历史事件作为背景板,把大时代藏于小人物的日常抉择之中,让读者在秦小驹失明仍登台演出、秦朗返乡创业等情节中,感受到岭南文化“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

著名评论家黄桂元从文化结构与叙事视野的角度,深入剖析《橘红》的独特价值。他认为,王松以“旅津广东音乐会”为纽带,巧妙打通南北文化空间,将津沽文化与广府文化有机融合,展现出强大的跨地域文化书写能力。同时,黄桂元指出,王松并未落入传统家族小说聚焦内斗与恩怨的窠臼,而是以“文脉传承”为核心,通过人物谱系的精心编织,让历史在日常中自然流淌。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则聚焦《橘红》的当代意义与创作方法论。他指出,小说通过第六代人物秦朗对橘红秘方的创新开发,生动回应了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与活化实践。秦朗不只是寻根,更是创业——这正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关键。

首发式现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献唱马红流派经典《搜书院·步月抒怀》,青年演员卢文斌、韩芳芳演绎《帝女花·香夭》,粤韵悠扬,为文学发布增添舞台魅力。王松坦言自己是红线女粉丝,书中主角秦远驹、秦小驹的形象也深受粤剧宗师马师曾等人的启发。

王松向天津市文史研究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粤剧艺术博物馆赠书。这批《橘红》的入藏,不仅为研究岭南商业史、中医药文化与粤剧传播提供了文学样本,也标志着一次文学与地方文脉的深度对话。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橘红》不是为广州做广告,却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实、复杂、生生不息的广州。这部融历史厚度、文化深度与艺术高度于一体的长篇小说,正以其独特的“橘红”之色,点亮新时代的文学版图。

文/陈诗泳、邱奇豪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雪漠长篇小说《沙漠的女儿》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0
鲁奖得主衣向东最新长篇小说《曾在部队扛过枪》出版
中国新闻网 2024-08-02
巴陇锋“新山乡巨变”长篇小说《秦岭人家》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文学|抒写港运与国运相生的好时代 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中国大港》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31
活动|第八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23)揭晓暨长篇小说论坛于海安市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7
文学|杨典的最新长篇小说《赤兔博异馆》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5
红色革命题材长篇小说《五月黎明》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8
文学|首部书写“运河支队”红色历史的长篇小说《大河》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