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观察|从2021年的起步阶段到2025年的规范发展 团体直播行业发展迅猛 面临挑战
北京青年报 2025-11-05 06:59

陈小春、李承铉、张远三人的表演被赞是“团播天花板”,女子偶像团体SNH48转身投入“团播”(网络表演行业团体直播)领域……在互联网直播的浪潮中,“团播”作为一种新兴的直播形式,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近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短视频平台发起“优质团播计划”,从政策上为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新的引擎。

演员薛凯

激发潜能主播逆袭  开启职业演员生涯

所谓“团播”,指的是多个主播在同一直播间进行舞蹈、唱歌等才艺表演的演艺直播形式。一般由4至8名主播组队,搭配控场主持人,围绕舞蹈、歌唱、脱口秀等多种才艺开展表演。观众可通过打赏、弹幕等形式参与互动,影响演出进程与主播表现。

拍摄现场灯光闪烁,26岁的小芸唱着歌,其他3名女孩在小芸的歌声中起舞。她们的正对面,摄像机实时捕捉画面,公屏里不断滚动着最新的信息。小芸不断调整状态,以更完美的形象示人,并在粉丝刷礼物后及时反馈。除了4名表演者,幕后团队还有近10人,他们负责运镜、编舞、数据分析等工作。

“团播”这种直播形式开启于2021年。有女团、男团或PK等多种形式。2023年,“团播”的形式流行起来,内地女子偶像团体SNH48成员李慧等纷纷转战这个赛道。男团TANGRAM成员贝汯璘、《创造营》学员谷柳霖的加入,让“团播”的关注度有了显著提升。

小芸2024年7月加入杭州一家传媒公司的“团播”间,此前,她曾入职过歌舞团,也经营过声乐培训机构,但工作没什么起色。令她没想到的是,加入“团播”后,开播首月就收获20万粉丝,这让她看到了留在这个行业的希望。

如今的“团播”,赛制翻新也很快。个人PK,双人PK,周赛、月赛、公会赛……不断迭代的竞争模式,也加大了从业人员的压力。

薛凯是在“团播”大流行的2023年大学毕业并入行的。进入团队后,虽然能拿到一万多元的保底薪金,但也要每天承受六七个小时的舞蹈练习。想获得关注,仅是简单的跳舞远远不够,直播时要模仿综艺节目的游戏环节,与观众聊天互动。薛凯和他的队友们需要不断变换角色,既要展现舞技,又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和亲和力。直播间从只有寥寥十几人观看,到在线人数达到600多人,曾让薛凯小小兴奋了一把。但此后的瓶颈期,加之公司在执行合同时出现了诸多问题,让他意识到一个优秀的主播不仅需要才华和努力,更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合作环境。

薛凯离开直播公司,去了北京电影学院深造。毕业后,他接到了多部短剧的邀请,开始了职业演员生涯。回顾“团播”那段经历,薛凯说:“那里是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一方面,这段经历让他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为后来走上演员的道路做了铺垫。直到现在,他也一直在关注“团播”,认为“团播”市场还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团播”规范发展成为文化传播与文旅推广新载体

近日,在《披荆斩棘的哥哥5》舞台上,陈小春、李承铉、张远表演的唱跳,以高同步率齐舞为特色,“扫腿舞”动作引发热议。三位艺人融合港风气场(陈小春)、韩流基因(李承铉)、内娱舞台表现力(张远),获得不少赞誉。有观众称“齐舞精准卡点、眼神杀穿透力强,值得熬夜反复观看”。“如果‘团播’都是这水准我愿意天天看”、“陈小春李承铉张远在披哥干上‘团播’了”等话题词一度登上热搜,三人的表演也被观众称为“团播天花板”。

从2021年初的“草台班子”,到如今明星艺人加入,让这个行业更加引人注目。如今“团播”已经突破了跳舞机器的刻板印象,演变为才艺秀场:说唱battle、杂技绝活、魔术戏法轮番上阵,甚至衍生出国风传承者、二次元破壁者等品类。“团播”内容进一步拓展,从单纯娱乐向多元方向发展,每个主题直播间都是精准收获流量的超级IP。

前偶像练习生、TVB艺人、退役运动员、非遗传承人纷纷入局,让“团播”从业者结构更加多元化,由此带来了差异化竞争力。如今的“团播”行业正迎来爆发期与规范期的叠加,已创造出多元化就业岗位,为传统艺人提供转型通道,更成为文化传播与文旅推广的新载体。

娄志旗和同事在直播中

今年预估营收将突破150亿元

《2025中国网络表演行业团体直播业务现状与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25年“团播”日均开播房间数约8000个,较2024年同比增长超20%;“团播”市场规模持续扩容,预估今年营收将突破150亿元。

资深媒体人郭志凯认为,“团播”在直播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输出形式多样,目前该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团播”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另一方面,行业内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在众多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摆在每个团队面前的难题。

郭志凯表示,尽管发展迅猛,但行业仍面临挑战。“团播”行业中存在一些乱象,如部分团队为了追求高收益不惜打擦边球、制造低俗内容,“擦边舞蹈”“高额打赏”等标签依然存在,内容同质化、创新成本高仍是痛点。这不仅损害了行业的形象,也影响了观众的体验。因此,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团播’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团播’行业将朝着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和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与合作,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郭志凯说。

特写 助力传统戏曲破局 地方剧种收获年轻观众

宁波市演艺集团00后甬剧演员娄志旗曾收到过一份让他意外的礼物。在剧院演出结束时,一位粉丝递来一枚“吧唧”(徽章类周边商品),上面印着他的舞台角色形象。从艺多年,这还是他第一次收到这么“潮”的礼物。与年轻粉丝的这番互动,是他和同事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这一切改变,都始于他和宁波甬剧团一起做“团播”的尝试。

甬剧作为宁波地方剧种,地域局限性大,观众老龄化严重。文旅部指导的“艺播计划—抖音直播院团专项”让娄志旗看到了转机,期待让甬剧被更多人看见。

娄志旗在个人直播间会用地道的宁波话唱腔改编《相思赋予谁》等流行歌曲,创造出既熟悉又陌生的听感。在代表剧团门面的“团播间”,通常是三首戏曲搭两首流行音乐,传统唱腔和古风歌曲融合,吸引了不少观众。娄志旗介绍,他们的“团播”被视作正常演出,剧院会按场次发放200至300元的演出费;观众赠送的礼物打赏每月清算后直接发放至工资卡,每月基本能有1000到2000元额外收入。采用全团穿插排班的模式,每位演员都能参与其中,这份增收成了传统戏曲人主动破局的物质回报。

线上流量也意外带动了线下关注。“有很多年轻的粉丝通过直播,来线下看我们的宁波甬剧。”娄志旗说,这些观众并非仅是陪伴长辈而来的年轻人,而是自发组团前来支持的各地青年。那位制作了全员“吧唧”的粉丝,就是在直播互动中成为全团粉的。随后,更多年轻粉丝开始创作周边,这种跨越代际的热爱,让他看到了甬剧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尽管线上传播打开了新空间,但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娄志旗曾经历过直播间数据断崖式下跌:“那段时间,观看人数从几百人掉到几十人,打赏也少了很多,我晚上焦虑得睡不着觉。”但他没放弃,而是把直播当作“一场必须完成的演出”。“我告诉自己,只要把每一场直播做好,把每一段戏唱好,总会有观众留下来。”如今,直播间的数据虽仍有起伏,但他已能坦然面对,“线上传播本来就不稳定,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把甬剧的好带给更多人。”

与此同时,他也清醒感知着线上与线下舞台的差异:“线上直播,没有线下舞台那种独特的激情。”他怀念台下观众的即时掌声与喝彩,怀念现场乐队恢宏合奏带来的情感冲击——在直播间,屏幕上滚动的文字反馈,始终少了一份面对面的炽热共鸣。但这份遗憾,反而让他更明确“团播”这个“第二舞台”的意义:不是替代线下,而是用坚持拓宽传播的边界。

如今娄志旗依然保持着线下排练加线上直播的节奏,没有线下演出时,按时参与“团播”。空闲时,会在个人直播间和粉丝互动,分享甬剧知识、演唱改编曲目。他还建立了自己的粉丝群,会认真回复粉丝提问,看到粉丝晒出的演出照片或自制周边,也会及时点赞评论。“和年轻粉丝交流,我也能学到很多——比如他们喜欢的传播方式、审美风格,这些都能帮我们更好地调整直播内容。”娄志旗说,他们这一代得能接住剧团传下来的担子,也得跟上时代的步子,为这门传统艺术打开新的局面。

声音 从依赖个人魅力的“偶然性爆发” 转向依靠系统创新的“确定性增长”

规范是行业发展的生命线。2023年《抖音直播团播内容管理规范》发布,从画风呈现、内容与玩法等角度,明确平台标准;2025年抖音平台进一步升级管理要求,发布《抖音直播团播机构管理规范》,从“团播”机构管理层面明确六项禁止行为,包括严禁机构违反签约履约规范、严禁低俗内容及不当直播内容、严禁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等。近一年来,平台已处置1200多个违规账号,清退12家违规经营机构,为优质“团播”成长营造了健康环境。

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司指导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携手抖音直播发起“优质团播计划”。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表示,“团播”突破了时空限制,成为文化传播的“第二舞台”,当前“团播”呈现出了专业化、精品化的发展态势,正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不仅成为直播行业的增长引擎,更是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缩影。

她分析,“‘团播’正推动行业从依赖个人魅力的‘偶然性爆发’,转向依靠系统创新的‘确定性增长’,成为拉动直播及短视频行业增量的新引擎之一。协会此次与抖音直播合作,正是希望以标杆引领促进行业规范,以资源整合激发创新活力。”

正如抖音直播“优质团播计划”负责人武小雅所说,“团播”业态的发展不是平台或某一方的孤军奋战,而是整个产业生态的协作共生。

通讯员/虎巾杰

供图/受访者  视觉中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寿鹏寰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团播不能变成“精致的擦边”
新华每日电讯 2025-08-24
严禁营造虚假亲密关系诱导打赏,抖音升级团播管理规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30
直播间成线上剧场 42家文艺院团云端“汇演”引2300万人次观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3
直播间成第二舞台 中央民族歌舞团将培养百位青年主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30
事起大闸蟹!辛巴与小杨哥互怼!直播行业乱象待规范
证券时报网 2024-09-03
《庆余年2》抢先看?实为引流诈骗 律师:观众为“看盗版”被骗的款项很难追回
解放日报 2024-05-14
抖音直播:未来一年助力200家文艺院团线上经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5
“守艺人”的破冰自救
团结湖参考 2023-1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