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财经 | 2025年公募基金开局亮眼 基民该怎么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7 15:32

2024年,A股市场“先抑后扬”的翘尾行情给投资者带来了诸多惊喜。基民的收益往往跟股票市场紧密相连,特别是偏股型基金。“上半年亏损,下半年回本”已经是大多数基民的写照。展望2025年,基金行业将面临怎样的走势?基民该如何配置?

基民:“经过跌宕起伏的一年变淡定了”

基民黄先生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过去的一年,是他10多年基民生涯最跌宕起伏的一年,从上半年亏到绝望。然后是股市新政带来“924行情”绝地反击,30%的亏损从几天之内就变成盈利,最后是十一假期之后市场的调整。“经过2024年的曲折的走势,我现在比较淡定了,去年上半年在低谷期差一点出局了,还好多坚持了一下。”

另一位投资者刘先生则表示,过去一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市场低位要敢于加仓,在市场出现较大恐慌或者板块出现较大的恐慌期的时候往往意味着重大机会的到来。比如去年“924行情”之前,市场经过几轮的下跌极度恐慌。身边好几位做基金的朋友都割肉出场了。没有几个人敢在这个时候加仓。“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2024年,刘先生的整体年度收益率为16%,大幅跑赢了中证偏股基金指数(收益率4.00%),略微跑赢沪深300指数(14.68%)。刘先生表示,他的仓位主要是在专注科技股的偏股型基金,进攻性比较强,所以行情来了反弹也比较快。

两位基民都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对2025年基金行情充满了信心。黄先生表示,2025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将带来更多的红利,这也是他新的一年的布局方向。

首份成绩单与分红

值得基民庆幸的事,近日,公募基金交出2025年首份成绩单颇为亮眼。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在2.2万只公募基金(A/C分开统计)中,有1万多只实现正收益,占比近五成。从产品类型来看,权益类基金1月份表现较为突出,在排名前80的产品中,均为偏股混合、灵活配置或普通股票型产品。7只产品收益率超20%,36只产品超10%;622只基金分红633次,分红金额达252亿元;新成立产品107只,发行份额832.64亿份。

除了业绩亮眼外,1月份公募基金加大了分红力度。Wind数据显示,1月份,有622只基金共进行了633次分红,分红总额达252.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30%。今年的基金分红次数超过基金数量,说明部分基金进行了多次分红,例如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易方达价值精选、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均在今年1月进行了两次分红。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部分红的基金中,有89只是去年刚成立的。

从分红数额来看,有47只公募基金1月份分红超过1亿元,其中主要以债券型为主,占比超过六成。宽基ETF在单只产品分红金额上稳居前三名。华夏沪深300ETF分红金额达26.83亿元,居于榜首。其后是南方中证500ETF、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分红金额分别为15.92亿元、10.28亿元。而分红金额也超过10亿元的华夏鼎丰债券则排在第四位。在优质资产荒、权益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2024年的债券市场呈现牛市行情。根据Wind数据,中证全债指数、上证10年国债指数、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2024年全年涨幅分别为8.83%、9.4%、8.32%、7.61%。在全市场共计5802只债基中,有5713只债基在2024年实现了业绩上涨,占比高达98%,年内平均收益率为4.59%。

机构:关注DeepSeek引发的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

距离24年波澜壮阔的924行情已经过去四个月有余,在此期间A股市场从行情初期的放量上涨逐渐过渡到缩量休整阶段,而25年年初A股行情波动有所放大。近期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市场对于春季行情的期待逐渐被点燃。2025年,机构投研人士如何看待市场走向?多数受访的投研人士对2025年的A股市场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海通证券研报认为,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政策方面近期出台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是落实“稳住楼市股市”政策定调的又一重大举措,2月1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发布了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提出要不断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流动性方面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回升,汇率压力的边际缓释为货币政策打开空间;基本面方面,春节期间消费数据或望稳定增长,例如据CCTV4公众号援引交通运输部表示2025年春运首日至2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48亿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7.2%。

天弘恒生科技基金经理胡超认为,DeepSeek开源大模型的发布,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平权,也给中国科技公司带来了价值重估的机会。DeepSeek新一代模型的发布引起广泛关注,标志着AI大模型应用逐步走向普惠化,助力AI应用广泛落地,同时这对于中国科技行业的后续整体发展,意义无疑是重大的。一众中国AI公司崛起,多线爆发、百花齐放,正在改变全球AI产业的竞争格局,也有望重塑中国科技股价值。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根据证监会的要求,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2025年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地,资金规模将不低于1000亿元,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些举措将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的增量资金。2025年A股和港股有望走出牛市行情,赚钱效应明显提升,市场的风格也将更加多元化,不同投资者都将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喜欢科技股的投资者可以关注人形机器人等AI板块的机会,而喜欢传统白马股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布局优质白马股来抓住机会或者配置优质基金,喜欢高分红投资者可以布局红利股。

多名基金经理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如果不确定选什么,则可以关注科技属性较强的相关宽基。

“2025年基民该怎么投资?可买那些基金?”近期热门AI应用DeepSeek的回答用时19秒。它的建议是,配置沪深300、中证500等均衡覆盖中国经济的核心资产,适合长期定投。配置高成长性的科技主题基金。在风险提示项中,DeepSeek提醒投资者“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引发回调”的风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开云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公募基金缘何开年便豪气分红?
证券日报 2025-01-15
2024年主动权益基金领跑公募业绩榜,“冠军基”年涨69.23%
澎湃新闻 2025-01-01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公募债基持续看好
证券时报 2024-12-27
半两财经 | 近九成基民实现了正收益,你赚钱了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7
“A股大涨 怎么我的基金倒亏了?”基民灵魂拷问:你这啥水平?
财联社 2024-10-03
“A股大涨,怎么我的基金倒亏了?”基民灵魂拷问:你这啥水平?
财联社 2024-10-02
近半基民已赚钱?
上海证券报 2024-05-19
债基是主力 REITs最积极 公募前三季度分红超14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3-10-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