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只京津冀基金现场签约投资30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3 07:45

昨天(11月12日),2024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融资对接会参会基金规模突破120家,较去年增长30%。

17只京津冀基金代表与35家企业代表现场签约,签约投资额达30亿元,签约企业数量及金额较去年均有大幅增长。

同时,京津冀投融资服务机制也在昨天同步启动。

企业与基金“面对面”交流

本次融资对接会以“融汇科技金融,赋能产业链群”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发挥三地政府协同联动作用,深化三地企业、基金、银行、行业协会、创新平台等对接合作,全方位助力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进一步激活区域发展动力引擎。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次融资对接会聚焦加速构建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格局,下好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先手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未来产业举办五场专场路演活动,吸引60家企业与120余家基金“面对面”交流。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参与路演企业14家、基金25家,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参与路演企业13家、基金26家,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参与路演企业11家、基金21家,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参与路演企业10家、基金22家,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和有投资意向的基金搭建桥梁,实现双向赋能,引导更多基金支持优质企业在京津冀落地发展。“此次的对接会上,帮我们对接到了京津冀非常好的科技与冶金结合的企业,同时在资金融资层面也有了非常好的资源和思路。”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路演的北京智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宏博介绍,目前,该公司也有跟一些基金谈合作,尤其是智能制造投资、智能制造方面的基金。签约基金代表中,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由京津冀三地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共同设立,基金初始设立规模41.5亿元,与6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意向投资额达14.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路演还首次设立“未来产业”专场,前瞻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围绕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合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10家企业与18家基金共同探讨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

创新主体建起全链条金融服务

投融资环境对企业成长、项目落地、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京津冀正在携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活动上,京津冀联合办、三地协同办、北交所、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诚通基金部、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中国企业联合会标准化委员会、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京津冀企业家联盟负责人共同启动京津冀投融资服务机制,广泛汇聚资本市场、基金银行、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创新平台等科技金融要素,为京津冀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表示,下一步,京津冀将进一步搭建政金社企精准对接平台,培育壮大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赴北交所等上市,促进跨区域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引聚金融“活水”,为实体经济发展聚力赋能。

新能源汽车成立协同发展促进会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是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三地优势互补,发展势头迅猛,正在加快推动区域产业链强链补链,携手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活动现场,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也揭牌成立,聚力京津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协会是在三地政府部门指导下,由北汽集团、小米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等63家会员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的社会组织。

首任会长张夕勇表示,促进会将以“服务京津冀产业协同,服务行业、产业、企业”为宗旨,发挥资源型组织、枢纽型平台、生态型智库、孵化型机构作用,搭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京津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活动现场,促进会还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发挥基金招商引资和投资赋能作用,吸引国内外高附加值生态企业加快集聚,共同推动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等重点园区建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