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到情感:人形机器人在中国走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6 08:25

模仿人类语态测试汽车智能座舱,展现丰富表情的“百变人脸”和接近真人的“高仿外观”……正在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声博会现场,精通“十八般武艺”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

在科技馆展区,第二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接收语音指令后,直立行走的机器人来到桌前屈膝站立,完成了一套抓取饮料的“丝滑操作”。人形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集大成者,其创新研发以及投产上市,必将带动电子、传感、软件、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共同发展。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通用大模型迅速发展,赋予了人形机器人强大的泛化能力。这条颇具科幻色彩的赛道,在中国愈加炙手可热,在咨询接待、医疗健康、重物运输、炒菜端茶等刚需场景涌现出不少“机械面孔”。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等均已落地实施。赛迪研究院预测,2026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除了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具备奔跑爬楼、泡咖啡、开展外科手术等能力的服务型人形机器人也不断推陈出新、迭代升级。在外形体态越来越“类人”之外,其功能也正从跳跃、绘画、问答咨询等,发展到情感交互。

人形机器人最先可能的落地场景是商业场景、公共交互环境等,随后再进入家庭环境、养老护理等服务场景,这对机器人的拟人化提出更高要求。让机器人更有生命力和情感化,是值得深耕的攻坚方向。等未来大规模量产后,此类机器人将广泛应用到餐饮文娱、医疗康养等行业。科技改变生活,将更加具象化。

就近年世界声博会参展的人形机器人而言,从前年聚焦的医疗机器人、到去年涌现的桌面陪伴机器人,再到今年热议的“有温度的人形机器人”,行业研发热情非常高,技术进步也很快。

多家投行和智库机构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级。中国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先进的制造能力,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品普及的重点地区。但目前距离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尚有功耗与电池、自然交互能力、决策能力和任务规划能力等技术问题亟待优化。

文/新华社记者  张紫赟  马欣然  汪海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车企争相驶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4-11-06
国庆假期多款机器人亮相热门景区 新款“成都造”人形机器人 预计年底发布
成都商报 2024-10-10
大模型“点睛”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经济参考报 2024-08-26
创新产品频出 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提速
经济参考报 2024-08-24
深圳人形机器人 “群星闪耀”世界机器人大会
广州日报 2024-08-23
机器人真的要“活出”人样了 专家认为——人形机器人正处在产业爆发前夜
武汉晚报 2024-08-13
从工业制造到服务业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将先开哪扇门
澎湃新闻 2024-07-30
人形机器人产业“火热”背后的冷思考
经济参考报 2024-07-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