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国——刺绣公共教育展”10月18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汇集了全国多地区、多民族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绣种,包括苏绣、蜀绣、湘绣、粤绣、京绣、苗绣、满绣、水族马尾绣等在当代传承、发展、融合、创新的优秀成果,共计200余件/套。
“锦绣中国——刺绣公共教育展”今年5月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展览分为“黄河铺绮绣”“长江驭锦鸾”“木棉绽粤江”“丹曦映北国”“鱼龙舞南溟”五大单元,并以作品结合工具、材料、互动体验等方式,生动全面地呈现出中国刺绣的发展脉络和当代面貌。
开幕式上,身着畲族刺绣服饰的表演者们为大家带来畲族民歌《畲华绽放》,并为在场嘉宾献上代表着美好祝福的畲族彩带。贵州省级非遗苗绣代表性传承人龙禄颖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带领家乡妇女,开展苗绣技能培训、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的事迹。来自浙江省台州市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项目台绣代表性传承人林霞,在发言中强调应将传统刺绣与现代艺术融合,以创新理念的表现形式,开拓刺绣新的境界。各地刺绣传承人们和艺术家代表共同宣读了《传统刺绣与现代艺术跨界融合倡议书》,号召大家一起为传统刺绣的跨界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在致辞中表示,刺绣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希望通过此次展览的教育性、互动性、创新性等特点,以刺绣为媒,面向广大观众开展丰富的社教实践活动。通过不同民族、地域的刺绣作品,展现我们共有、共享的文化标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更多的对话资源。
工美非遗馆开馆以来始终将公共教育置于核心位置,开展了品类丰富、线上线下结合、分众化服务、主题鲜明的社教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性教育项目。本次展览也是展教融合的一次探索。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2月2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