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任和信心——共商金融开放合作共享经济稳定发展”为主题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本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金融街举办。据悉,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和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方向指引下,本届论坛年会也特别设置了多场相关的平行论坛。其中,由北京证券交易所承办的一场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将于18日举行,会议议题为“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北交所是我国最年轻的证券交易所,在今年9月刚迎来3周岁生日。自设立以来,北交所锚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目标,持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据悉,北交所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支持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企业上市发展。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八成以上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9家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16家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据介绍,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支持,部分创新型公司在新材料、高端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部分企业专注产品创新,在半导体等领域荣获单项冠军,发挥了稳链补链强链的重要作用。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不断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超37亿元,同比增长近2.5%,超六成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7.4%,4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服务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是资本市场天然的使命。业内人士认为,过去3年多时间,北交所统筹推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积极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精准性,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搭建了一条通往资金与创新成长的重要桥梁。同时,北交所引导诸多资金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领域聚焦,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我国已经涌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江平还透露,近期,工信部将联合证监会推出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与北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上市“独木成林”,形成新质生产力产业集聚群的背后,也体现出北交所对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的探索。事实上,设立北交所本身就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而普惠金融也是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北交所和新三板公司中有县域企业近600家、民族地区企业超200家,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秉持按需融资、稳健发展理念,北交所发行市盈率中位数17倍,平均融资2亿元,累计融资约530亿元,用总量不大的融资额惠及252家中小企业。
此外,北交所推动各方共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建立中介机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评价加分等方式鼓励其加大对中小企业投入,广泛动员政府、各类投资机构,凝聚投早投小投科技共识,与中小企业“陪伴、同行”。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