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一个提问:“你从哪一刻学会了祛魅”,网友的回答十分戳心:
受过埋头蛮干的苦,才意识到盲目勤奋并非成功利器;遭过强撑面子的罪,才得知浮华的虚荣不值一提。
祛魅,是打破畏惧的过程
字面上,“祛”就是“去除”的意思,“魅”可以理解为“神秘的吸引力”,所以“祛魅”就是去除神秘性的过程。
这是由哲学家韦伯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对某些事物褪去光环,发觉真相的过程。
我们常常会对自己达不到、够不着的人和事,打上强光,加上滤镜。
那些曾经被我们推上神坛的偶像,或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常常让我们感到畏惧。
与此同时,又不自觉地把自己矮化,有深深的不配得感。很多人就在这个“一抬一贬”的过程中,狠狠地把自己套牢了。
人性中存在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这种本能让我们在面对未知和复杂事物时,容易产生畏惧心理。
祛魅的过程,就是打破这些畏惧的过程。
祛魅,才能看到本质
古人面对一些自然现象,如干旱、暴雨、地震,既无法理解,也无法控制,会感到恐惧,于是就用宗教或迷信来解释;
现在,我们看见所谓的强者,也会自动给他们打上光环,认为其遥不可及;
碰到新事物、新技术,会感到不知所措,觉得自己掌握不了,会被淘汰;
还有很多人,对某些职业、学历、家境、外表等盲目崇拜。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环效应”,当我们看到一个很优秀的人时,会无限放大他的优点。
它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让我们不能理性看待眼前的人或事,更不能正确看待自己。
祛魅,就是去掉滤镜,直达本质。
一个人变强,从祛魅开始
当泡沫被戳破,滤镜被摘下,你会发现,曾经以为的高大上,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遥不可及。
对强者祛魅
面对一些“优秀”的人,我们往往会盲目崇拜,甚至牺牲自己的个性和原则去迎合他们。
然而,总是仰望别人,会消耗自己,迷失方向。不要盲目仰望别人,也不要轻易矮化自己。
只有专注自身,才能激发自我潜能,挖掘自我价值。读书不仅是一个祛魅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给自己底气的过程。
它让我们明白,虽然你很强,但我也不差。
对困难祛魅
有些时候,我们想做一件事,会把困难想得无限大。
事还没开始做,就被想象中的困难吓倒了,于是心力受阻,开始气馁,沮丧,放弃。
很多事情,都是看起来难。只要做起来,就有收获;只要走起来,就有方向。
人类对美好事物有向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不能因此就为其加上光环,带上滤镜,捧上神坛。
祛魅并不是说要藐视一切,践踏一切,而是要去掉滤镜,直达本质,去行动,去靠近,去成为。
愿你越来越强大。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