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冲垮房屋致使砖块杂石堆积,邻居房屋因此受潮,责任究竟谁来承担?宅基地因洪灾灭失,原宅基地权利人能否在原址重建?农村建房时,设计方、承包方是否需要具备相应资质?去年“23·7”特大洪水对北京门头沟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法律问题?门头沟法院针对这一问题发布的法律指引。
6月28日上午,门头沟法院召开“灾后恢复重建法律指引及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灾后恢复重建法律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通报典型案例,以问答和案例的形式对灾后恢复重建中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
“门头沟法院在灾后走访过程中,接待、服务受灾群众200余人次,共征集司法需求线索30余条。涵盖普法宣传、农村建房、相邻关系、纠纷化解技巧等方面。针对征集到的司法需求,安排专人划分镇街、村落进行落实、反馈、回访,做到群众需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走访中,法院接待、服务受灾群众200余人次,通过多元调解、联合党委政府、村居委会合力化解纠纷40余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门头沟法院党组成员谢耀宗介绍道。
据了解,灾情发生以来,门头沟法院坚持每月向党委政府通报涉诉案件情况,对审理中发现的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风险问题,及时进行会商。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针对在灾后重建中高发的农村建房和相邻关系纠纷,出台专项法律指引。
此外,门头沟法院建立涉灾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对涉及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恢复生活生产案件,依法快立、快审、快执,尽可能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在一起涉及11户村民的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包工头因与实际施工人就施工质量产生纠纷,房屋重建长期处于停工状态,法院第一时间梳理核心分歧点,情理法相融开展调解工作,促使第一时间恢复房屋建设,保障了11位村民基本的住房需求。
会上,王平村法庭负责人马钢锤对《指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在对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常见纠纷隐患进行走访、摸排后,法庭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群众关心关注的灾后农用地的征收使用、灾后农村建房及相邻关系纠纷、纠纷解决方式三方面内容,对相关重点法律问题进行提示。
比如在农用地征收使用方面,对农用地征收、使用的主体,审批程序等进行指引,强调“一户一宅”原则。对宅基地灭失的,仍要坚持贯彻“一户一宅”原则,不能在重建过程中多占、乱占宅基地。对于需要异地整体安置的,对宅基地的规划审批进行指引,合理引导群众的预期,防止借重建之机侵占他人合法权利和公共利益的情况发生。
在灾后建房方面,对于建房规格、承包方的资质审查以及农村建房个体工匠可以依法承接房屋建设的范围等进行明确,对于建房过程中房主的选任和指示责任进行提示,明确房主选任责任和指示责任承担的范围、依据,依法规范建房过程,避免矛盾纠纷发生。
此外,门头沟法院还通报了4起典型案例,通过重点领域的典型案例提示灾后重建过程中容易引发的矛盾纠纷点。在一起因洪灾导致的相邻关系纠纷中,住在上坡的一户居民的房屋被洪水冲垮后,砖块碎石落入下坡邻居家后墙沟内,堵塞了房屋后上方的排水沟,导致室内墙体发霉。“天灾导致的房屋倒塌也需要我承担责任吗?”在法院调解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十分不解。“洪灾过后,如果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清理房屋倒塌的垃圾和清理河道,导致他人利益受损,对于损害的扩大部分具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王平村法庭法官王安妮提示道。
通讯员 李秉洲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