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30多年大棚菜,70岁的史安民仍闲不下来,每日穿梭在普罗旺斯西红柿大棚里查看着西红柿生长状况,联系客户协商发货事宜……大棚内,两名帮工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红柿,并装箱、打包,将新鲜的果实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高陵全季西红柿”又火出圈了。
不断向新 “高陵全季西红柿”火了
“高陵全季西红柿”产业协会会长史安民是高陵区通远街道何村最早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种植户之一。
30多年前,他带何村6个村民小组组长远赴山东寿光,学习大棚技术,高薪聘请技术员。当年,全村发展大棚400栋,并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到2012年,何村每年向市场提供芹菜、辣椒、豆角等蔬菜两万余吨,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高陵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不断的升级换代:人工拉帘改造成电动卷帘器,板打墙改造成半地下保温棚,竹竿土木大棚改造成不锈钢架,笨重易损的草帘改造成质地松软的化纤保温被,种植品种也增加到有瓜有果的十几个品种,甚至种起了火龙果这样的热带水果……提高地温,增加光照,既节省了人力,又凸现了效益,鼓起了村民们的钱袋子。
规模化奠定了科学种植的基础。作为聚力打造“高陵全季西红柿”的主要种植村,何村积极优化设施,改进栽培技术,科学安排种植周期,压茬推进西红柿全季种植。“种植茬口分秋茬、越冬茬、早春茬,主栽品种有普罗旺斯、天新108等,可以实现全年供应不断档。”史安民说。
站在高6米、占地5亩,宽敞明亮、视野开阔的大棚里,史安民告诉记者:“这叫大拱棚,适合种植春季果蔬。这棚西红柿是春节前种的,结的是首批果,可产10万余斤,除去成本纯收益六七万元。快来尝尝,看看我这西红柿是不是个大、皮薄、瓤沙、汁水多、口感好。”
为擦亮“高陵全季西红柿”品牌,高陵区推出二十条措施,列支1000万元为生产主体提供全额贷款贴息,解决了全季西红柿在产业发展中的资金和生产难题。目前,高陵区西红柿种植面积近5000亩,年产量3.5万吨,年产值1.4亿元。
如今,何村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3180栋,并成立了8个农业专业合作社,间接带动千余人就业,已形成以何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厚积薄发 工业按下发展“快进键”
虽然农业产业一直是高陵的强项,但高陵区很早就明确了工业强区的重要性,提前布局。“经过近30年的飞速发展,工业已成为高陵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实力盘、全区稳定发展的核心支撑点。”高陵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工作人员李喆说。
走进西安泾河工业产业园,企业生产车间引擎轰鸣、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为经济快速发展按下“快进键”。
陕西福兰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是陕汽、法士特的零部件供应商。步入“福兰特”生产车间,记者看到20多台自动化机器正在高速运转。“我们主要生产螺栓、螺母、卡箍类和非标类定制产品,一个月能完成2000万颗螺丝的产能。” 公司副总经理汪卫说,高陵聚集着中国兵器、吉利汽车、陕汽集团等重量级企业,作为汽车产业的供应商,选择高陵,让他们搭上了发展的快车。
“今年一季度,我们销售了12万箱标准件,工业产值约4500万元。”汪卫说,通过开拓市场、加大设备更新,他们计划将2024年工业总产值提升到2.5亿元。
陕西福兰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是高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缩影。数据显示:2023年,高陵区地区生产总值426.96亿元,增长11.3%,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9%,排名全省前10,西安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排名西安市第一;税收收入增速35.33%,排名西安市第一;首位产业汽车制造业总产值968.6亿元,带动就业3.5万人。
目前,高陵区拥有各类工业企业881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47户,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链。今年一季度,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8%,排名全市第二,呈现平稳开局态势。
聚焦“打造渭北先进制造业发展带核心区”目标,在中部,高陵区携手经开区共建渭北万亿级工业大走廊,向西深度融入西咸一体化,向北无缝链接富阎板块,向东积极承接西渭融合发展,向南主动搭乘浐灞国际港“一带一路”快车,在“南北联动、拥河发展”上率先突破。
农文旅融合 让村民就地变市民
泾渭分明观景台北侧,有一条新修的柏油路。沿着这条路向北便进入高陵区耿镇街道钓北村。
村民们正在对民房外墙进行改造,增设的景观已见雏形。不远处,在建的餐厅正加紧施工。继续前行,可看到花卉基地、“南瓜乐园”、葫芦园、农业设施大棚示范基地等。
钓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锋说,钓北村地跨渭河两岸,310国道、鹿苑大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村子拥有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优势。
一年前,他们盘活多户闲置宅基地及村集体土地,通过打造集南瓜种植采摘、南瓜彩绘、亲子研学、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南瓜乐园,做好农文旅融合的大“文章”。依托“泾渭分明”景观,未来将通过举办各类赛事、文体活动,围绕“吃、住、游、娱”,持续提升游客体验,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村民就地变市民。
如今,站在钓北村花卉基地,向南可见美丽壮观的“泾渭分明”。西望是300亩的南瓜地生机盎然,香甜的“贝贝南瓜”即将成熟。北行可见一座连着一座的15个温室大棚,棚内的花卉、西红柿、甜瓜、火龙果等长势喜人。
在钓北村农业设施大棚示范基地一号大棚内,一株株火龙果树排列成行,两米多高的枝条上已有紫色的花骨朵。张锋说:“火龙果是我们引进培育的‘南果北种’特色产品,预计再过一个月就能结果了。”
文/周炜 刘晓云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