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至22日,首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召开。此次大会以“奋进新征程 激发心力量”为主题,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中央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华夏时报社共同主办。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表示,多年来各地方、各部门坚持和发展新时期“枫桥经验”,将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工作、城乡社区服务、志愿服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相融合,边探索边总结边推广,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专业支持的工作机制,为推动建立覆盖全人群,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宏文介绍,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开展以来,各试点地区紧紧依靠群众,勇于实干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方法、应用、模式,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在推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中取得了不凡成效。此次大会旨在全面总结和展示这些经验成果,宣传推广实践创新经验,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残联第八届执行董事会理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世彩表示,“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新时代为残疾人人生出彩提供了广阔舞台。丰富而专业的思想智慧汇聚碰撞,一定会体现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精神,一定会拓展新的视野与胸襟,帮助残疾人心理健康研究注入更多活力、更大动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指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对打造社会和谐、社会文明发展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把一些先进城市、先进试点地区的优秀经验做法在全国普及和推广。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宏文,北京师范大学理学部教授、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董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7届主席张晓刚,分别围绕“守正创新、继往开来,持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成效与建议”“国际标准发展趋势与中国高质量发展”作主旨报告。
据了解,大会围绕社会心理服务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社会心理服务话语体系构建、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及能力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培育、社会心理服务行业规范发展、科普宣传与志愿服务、心理援助及危机干预,以及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社会心理服务模式,设置了32场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圆桌对话会。
大会同期还举办社会心理服务产业展览。主要展示社会心理服务在社会治理、智慧城市、卫生健康、教育、民政等领域、行业中的深度应用,展示社会心理行业相关服务和产品,展示各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果和经验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