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遏制面包店浪费需要双重纠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9 16:30

几十元一块的面包,上百元一份的吐司,几百元一个的蛋糕……近年来,“面包刺客”话题多次登上热搜。与此同时,有的烘焙门店一天丢弃的面包能装满一麻袋,有的报损率超过50%。“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一些烘焙门店蹲点发现,部分商家采取高定价、大包装、填满货架等营销方式,导致报损率畸高,浪费严重。(2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

现在,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越来越挑剔,许多面包店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往往只售当日烘焙新鲜面包。当日未售出的面包,即使未过保质期,仍然会被丢弃了之。在食品行业,每日5%至10%的余量意味着报损率处于健康区间,然而,不少面包门店产品报损率超过10%,有的甚至超过50%。

面包店浪费现象突出,原因有两方面。其一,作为传统高溢价行业,烘焙行业的利润空间很大。即使加上损耗浪费的部分,毛利率依然可观,因此,许多经营者对于报损率畸高问题不以为然。其二,一些面包店盲目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笃信定价越高越能彰显品牌,货架越全越能展示实力。于是,有的店铺临近夜晚还源源不断烘烤面包。对于卖不掉的商品宁可扔掉,也不愿打折促销,担心跌了身价。

解铃还须系铃人。遏制面包店浪费现象,必须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从经营者的法治意识和经营策略方面予以双重纠偏。

首先,加强普法,让经营者认识到浪费食品属于违法行为。在一些经营者看来,自己有自主经营权,如何处置未售出的面包是自己的私事。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误区。防止食品浪费,保障粮食安全,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法律要求。2021年4月29日起施行的《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食品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2021年,南京市就有面包店因大量报废“不美观”的面包,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约谈,责令整改。

其次,加强引导,帮助经营者摒弃错误的经营理念。事实上,一些经营者奉为圭臬的高溢价、“贪大求全”“视觉冲击”等商业策略,并不符合当下的消费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回归理性消费,注重产品的性价比。一些面包的高定价,直接劝退了不少消费者。有的面包仅推出大包装兜售,普通消费者难以在保质期内全部食用,只好放弃购买。此外,与货架橱窗满满当当的视觉冲击相比,消费者更在意的是面包的内在品质和口感。高定价、大包装、填满货架等营销方式,非但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加剧了食品浪费。

对于面包店浪费现象,有关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多方发力予以遏制。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反食品浪费法的执法检查,对于严重浪费食品的经营者给予约谈、责令整改、处罚等处理。同时,建立捐赠需求对接机制,引导经营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向有关社会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等捐赠食品。此外,行业协会也应积极履行职责,加强行业自律,指导企业进一步改进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张涛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