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内,太和殿前,汉白玉石制成的日晷巍然耸立。它感应自然, 又被赋予人文色彩,在晨昏往复、寒暑易节中,见证着中国人独特且历史悠久的时间系统,并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符号、文化标识。大约三千年前,中国人已发明出日晷,利用太阳照出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来观测时间。光阴,是古人对于时间的称谓,所谓“一寸光阴”,原意即为日晷上的一寸影子。
知天时,顺四时,择时日,是中国人特有的讲究。无论各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从春节、端午节到中秋节、腊八节,还是二十四节气这张俨然凝结中华智慧的时间表,无不让人清晰感受在年轮转动之下, 老百姓有滋有味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中国传统绘画尽管不以写实取胜,却在摄影术尚未问世的漫长时光里,以别样的方式为时序更迭的特定岁时留下珍贵的图证,甚至成为难得的历史档案。本书以一种“无知者无畏”,试图打通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匠人画、文人画甚至壁画、年画、画像砖等门类,山水、花鸟、人物各科,工笔、写意、水墨、没骨、白描、界画等技法,找寻并放大不同画风作品背后的图像学意义与社会历史价值,将它们“混搭”成一部古画中的岁时记,从中亦可窥见中国传统绘画以意境取胜的独到表现力。
有的画未必是画史上的主流,却承载着大量社会历史信息,为人们掀开中国古代特定岁时、特定风俗的鲜活一角,如《明宪宗元宵行乐图》还原了明代宫廷欢度元宵佳节的盛景;清代宫廷画师徐扬的《端阳故事图册》以册页形式描绘清代端午时节的民间风俗。有的画找不到对应的现实场景,却以气韵为不同时节留下印记独特的心相,如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定格了大好河山盎然勃发的春日气息,南宋画家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将秋天的山色变化演绎成富于节奏的交响乐。有的画聚焦四季“限定版”物象,以小见大,激起人们对于某个特定时节的向往,如清代画家恽寿平笔下春日的桃花灼灼、清代画家任伯年笔下秋日的醉蟹与菊花。有的画俨然将镜头推向时光流转之下的人,不经意间洋溢着老祖宗们在日常生活里的智慧与诗意,如宋代佚名画家笔下夏日的莲塘泛舟,《胤禛行乐图册》中冬日的围炉观书。无论画面的写实程度如何、与社会历史的匹配度如何,它们都无法脱离现实世界而独立存在。并且,写生亦是中国绘画自古以来的传统,有如荆浩之《笔记法》、黄公望之《写山水诀》为证。
这是一本跨学科的普及类读物,灵感来自笔者在《文汇报》责编“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谈”和“在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这两个系列文化副刊的延伸感悟,包罗艺术、历史、民俗、自然、社会、文学等多学科知识。全书涉及的古画多达数百件,尽可能优先选择来源于海内外权威博物馆、美术馆的代表性作品,尽可能兼顾更为丰富的流派、画家。
本书特地没有循着传统佳节或二十四节气的推进顺序来行文,而是分春、夏、秋、冬四个篇章,试图在每个篇章中用若干关键词串起古画,以及古画所映照的这个季节的节日、节气、风物、风俗,凝聚起特定时节的精气神。这固然是一种并不严谨的分类方式,很多思考都不够成熟,不同章节里的内容不免存在交叉,有时只好择其与关键词最为贴合的某一方面,受关键词所限,也不得不舍弃了一些难以纳入框架的内容,例如七夕,但希望能形成一种更为通俗易懂的叙述,也尝试着揣摩一种更为意象化的表达,希望它能更为贴近中国画注重意境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