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经济的力量有多大?8天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3%和47.3%,旅游消费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同样创下新高的还有电影票房。初步统计,春节假期全国电影票房达80.16亿元、观影人次1.63亿,均创造同档期新纪录。
一个个“热辣滚烫”的数据背后,是活力满满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是中国经济蓬勃向上的生长力量。春节消费红火,为全年经济开了一个好头。
不只是龙年春节假期。稍微拉长一点时间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恢复常态化运行以来,从“五一”小长假到暑期再到“国庆”黄金周,“火爆”是共同的形容词。消费需求在假期加速释放,特别是文旅复苏一马当先,成为引领带动整体消费加快恢复,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力量。假日经济是观察经济活力的一个窗口,由假日观平日,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有几方面或许可以成为下一步发力重点。
其一,服务消费空间广阔。春节期间,“吃喝玩乐”需求旺盛,餐饮、旅游、住宿、休闲娱乐等消费全面增长。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全国服务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3%,旅游游览和休闲观光服务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0%和40%。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5%。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消费形态逐渐由以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悦己消费、体验式消费、颜值经济、银发经济等成为新亮点。2023年,我国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14.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2114元,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达45.2%。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国内消费发展趋势来看,与人们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消费,未来在我国消费市场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二,供给创新是释放消费潜能的关键。这个春节,人们在“南北互换、东西互跨”中领略大好河山,在新春灯会、舞龙表演、庙会市集、非遗秀场里感受浓浓年味。冰雪游、年俗游、红色游、亲子游等成为潮流,夜游、夜展、夜食、夜购、夜演等新“夜”态热气升腾,沉浸式体验、多媒体交互等多元方式让游客乐享文旅盛宴。消费扩容提质的特征明显,绿色有机食品、金银珠宝销售额同比增长20%左右,国潮、国韵、国货大放异彩,海南离岛免税购物8天揽金近25亿元。
各地经济基础、文旅资源不尽相同,但观察近年来口碑在线的爆款城市或旅游景点,无一例外离不开消费供给的优化、场景的创新和服务的用心。当前,居民消费更加追求绿色健康、个性多样,更加青睐文化特色、科技智能,谁能更主动、更精准、更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不断推出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体验,谁就有望赢得更大的发展。
其三,下沉市场实力不可小觑。春节返乡,笔者在家乡的县城看到,瑞幸、库迪、霸王茶姬、喜茶、蜜雪冰城等品牌咖啡、新式茶饮店越来越多,新消费方式、新消费场景加速渗透,年轻人消费习惯向“大城市”看齐。有机构调查显示,这个春节,县域市场里的国产洗地机、洗碗机等智能家居产品销量增长超六成。
三线及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的市场一般被称为“下沉市场”,但下沉市场绝非小众市场,其消费人数占国内全部消费市场的2/3。美团发布的2024春节“吃喝玩乐”消费洞察表明,四线以下地区消费同比增速最快。随着城乡区域协调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以及电商平台加快下沉,居民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消费档次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下沉市场的消费能力将加速崛起。这也对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创新流通业态和模式、补齐服务短板、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扩大消费需求是一个系统工程。春节假期已经过去,将假日经济的热潮转化为日常消费的持续涌流,还有许多文章可做。
文/熊丽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