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迎来“龙抬头”,可转债市场跟随A股市场反弹。
截至2月19日收盘,中证转债收报380.65点涨幅1.38%,录得四日连阳。
业内人士认为,可转债市场迎来一波持续反弹,转债平价水平来到历史绝对低位,博弈转股价下修成为重要配置思路。
转债市场反弹
截至2月19日收盘,超七成转债收涨,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上涨0.9%报173.3701点,万得全A指数上涨1.44%报4155.3781点。交易的542只可转债中,389只可转债上涨,5只可转债持平,148只可转债下跌。
19日,正在交易的542只可转债总成交金额388亿元。从价格分布来看,100~150元转债成交金额居首,共成交475只,总金额为323亿元,占比83%。
向前追溯,转债市场行情回暖节前已显现。节前最后一周,权益市场发力转暖,主要股指录得明显涨幅。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周涨幅分别为4.97%、9.49%、11.38%。
可转债市场跟随上扬,出现量价齐升格局。中证转债指数跟涨1.37%。成交量方面,在权益市场热烈回暖的带动之下,转债市场当周连续放量,后三个交易日成交额站上单日470亿元以上。全周来看,日均交易额452.08亿元,相对前一周上行38.92%。
而在此前的2023年,受权益市场拖累,可转债估值跟随正股价格下挫,去年四季度跌出当年内最低点382.55点,全年中证转债指数录得跌幅1.2%,为第二年收跌。
自2021年9月上旬走出427.08点高点以来,可转债市场持续调整两年有余。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诸多机构人士认为,可转债估值已到了一个极具性价比的点位。
上海某公募基金固收分析师对第一财经称,经过长期调整,可转债估值显著下降,今年的策略调整为以“纯债+转债”的方案进行,保持可转债在15%~20%的配置区间。
博弈下修转股价
转债市场迎来“开门红”,博弈转股价下修成为重要配置思路。
华福证券固收分析师李清荷认为,转债平价水平来到历史绝对低位,已低于2018年熊市最低水平;转债价格虽较2018年最低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考虑到当前更高的债底水平,当前转债价格实际已逼近历史底部。
据李清荷测算,2024年共有113只公募转债进入回售期,若不考虑强赎影响,截至2024年年底,处于回售期的可转债数量约为160只,规模近1583亿元。
“影响临期转债转股意愿的因素包括未转股比例、到期兑付的资金压力和转股价下修空间。如果公司未转股比例高、到期兑付的资金压力大、转股价存在下修空间,则公司转股的意愿强烈。”东吴证券固收分析师李勇提出。
第一财经注意到,2024年个券下修事件频发。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2024年开年以来,约有34家公司公告称下修转股价,截至2月19日发稿,2月以来约有22家上市公司预计下修转股价。
“可转债多以转股形式实现退出,下修成为促进转股、获得收益的有效方式。”上海某私募基金合伙人告诉第一财经。
他认为,采用下修转股价博弈策略时,要提前埋伏有下修预期的标的,待触发下修条件后,上市公司的下修行为抬高转股价值,从而推动可转债在二级市场上价格上涨,从而获得相应收益。
李清荷提到,展望2024年,当前预计美联储暂停加息以实现“软着陆”,叠加国内宏观环境改善,权益市场和转债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提振,转债正股易涨不易跌,配合下修更容易触发强赎。
中信证券首席分析师明明此前提到,在发布可能触发下修公告的个券当中寻找大股东仍持有较高比例、或转债即将到期的个券胜率较高,同时,下修幅度超预期的个券也可多持有一段时间,博弈期权价值的回升。
华创固收团队认为,转债反弹空间仍存,继续关注超跌方向。转债市场参与者在踩踏预期下风险偏好收缩,情绪面企稳对机构行为的影响在市场阶段性变化中占据重要位置。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提到,博弈转债下修的不确定性较大。广发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刘郁认为,在挖掘潜在的下修机会时,建议理性判断转债下修可能性,将下修当做“锦上添花”的辅助策略,并对已兑现下修收益的品种“见好就收”,避免承担不必要的市场风险。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