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东非的漆画和花布
惘然对岸
2024-02-08
+ 关注

◎洁尘(作家)

我在坦桑尼亚去看了很多民间油漆画。不是油画,是油漆画,用的颜料是油漆。这种画叫做TINGA TINGA。

在达累斯萨拉姆的时候,当地华人朋友陪着去了一下TINGA TINGA市场。走进市场,就有好些个黑人小伙子迎出来热情邀约着进去看看。其实,他们每个画廊的门口已经摆满了TINGA TINGA。我在门口转了一圈后,又进几家画廊里面去看了看。就是卖菜画的那种卖法,从地上到天花板,重重叠叠堆满了画,有加了框的,还有更多的就是卷在那里。问了问价格,也是菜画的价格,60cm见方的一幅画,喊价是25美元左右。画廊的门口,坐着画匠们,在太阳底下按照图样制作着一幅一幅的画。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被称作是黑非洲,这是一个色彩十分鲜明十分饱和的地区,大自然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本身就单纯且浓烈——蓝天、白云、红土、绿树,还有黑人自己黝黑的皮肤。因为地处热带,没有春夏秋冬之分,只有旱季雨季之分,所以,自然的景观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在非洲人眼里的色彩世界就是这么分明且纯粹。这一点,也许是他们的绘画作品特别直观但同时特别抽象的一个原因吧。大象、犀牛、斑马、长颈鹿、蓝天、白云、草滩、森林……所有的景象一视同仁地没有景深层次地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就像一个孩子面对画纸,想到什么就画上什么;色彩是尽可能地绚烂,直接把调色盘铺开,红绿蓝黄紫,把各种纯色尽情地堆砌在一起……这些油漆画足够绚丽有趣,但气味也实在够呛。

在东非的坦桑尼亚、赞比亚和肯尼亚,每一个游客们去逛的市场,主要的货品就是木雕和印花棉布。TINGA TINGA市场里也有很多这些东西。

我是花布控。一看到花布就走不动路,但凡旅游,无论国内国外,每次带回家的东西最多的就是布——桌布、围巾、床单什么的。

东非的印花棉布有一个斯瓦希里语的词汇,叫做Kanga。Kanga在东非主要用于服装,说非洲女人“穿衣三块布”,腰间围一块,上身披一块,头上包一块,这些布就是Kanga,算是她们的传统服装吧。这些穿Kanga的女人,我在东非见过很多,她们从头到脚一般都用的是同一种Kanga,倒也简单,不存在搭配的问题。这些Kanga,大多是色彩艳丽的大图案花布,所以,这些女人走在蓝天白云之下,效果是相当浓烈的,跟热带的气氛很匹配。这些女人很多头上还顶着一个巨大的盆、篮子和包裹之类的东西,手不扶物,悠闲笃定地走着,像一棵开着大花有着巨冠的树在行走。

翻看《纺织史》(纺织品研究学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惠特纺织品馆馆长Jennifer Harris主编),里面有一段谈到非洲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织物。说是这个地区自葡萄牙贸易统治时期开始,就由国外进口纺织品。随着印花棉布的大量进口,逐渐把非洲东部、东南沿海地区和近海岛屿以及印度洋沿岸和波斯湾的各个港口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贸易网络。随着这些国外印花棉布的大量流入,非洲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也开始大量设计生产印花棉布了。也正因为如此,东非花布在黑人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渗透掺杂了很多的阿拉伯元素和印巴元素。

在坦桑尼亚,中国早年援建的友谊纺织厂,现在已经是江苏省常州市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这家厂专门生产Kanga,市场主要就在东非,供不应求。我在友谊纺织厂参观访问的时候,听中方负责人的介绍,才知道我所以为的东非花布都叫Kanga的概念,严格来说是不对的。所谓Kanga,指的是完整图案的一幅花布,而连续图案的花布,其实应该叫做Kitenge。不过,一般人都统称为Kanga。

在东非,我买了一堆布回家,围巾居多。另外,买了传统的马赛布(非洲土著马赛人围在身上的那块大布,一般都是红色细条纹),另外,买了几幅Kanga,有两幅严格说来是Kitenge的非洲花布一回家就被我铺到了餐桌和茶几上。这两幅布是我特别喜欢的,完全可以当画来看。铺在餐桌上的那一幅,在格状底纹上有同为深蓝色的盛盘葡萄图案,色调古雅,图案也很标致,繁复中透出一种清简,跟我们中国的青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一幅我铺在客厅茶几上的,则是典型的热带雨林风情,深蓝底上密布红花绿叶和起间隔作用的深褐和浅褐的花卉枝叶,看上去就热情就饱满就欢乐就鲜美多汁。这幅花布让我想起了东非的芒果汁,那真是至尊美味。

2024.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