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下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久久为功’品读书画中的中华文脉”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
展览深度挖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以下简称“大系”)的编纂和出版成果,从“大系”中精选表现“阅读”主题的作品,以“大系”修纂工作历程与“大系”典籍中的“阅读”为主线,让观众通过本次展览饱览“大系”所收录绘画中的各类阅读形象和场景。
走进展厅阅“大系”
一展看懂古人的阅读方式
本次展览分为“品读风雅”“书斋志趣”“赏心阅典”和“鉴古开新”四大板块,结合数字化、场景化、美育化方式创新展示,深入挖掘和传播中华民族的阅读传统,呈现历代绘画经典中中华先民的阅读方式。展览通过展出作品高清打样稿、数字作品、出版物、文献等共320余件。让观众饱览笔墨定格下的古人读书时的百般鲜活神态,体会历代读书风气的变迁沿革,感受阅读环境的多样丰富,理解艺术风格的发展转变,并呈现出古代不同阶层读书群体的真实样貌。
历时18年编纂出版的 “大系”传承千年历史文脉、重现千古笔墨神韵,是中国古代绘画保护、挖掘、利用的集大成者,是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韵味、中国气派的重大标志性文化成果。
“此次展览已是‘大系’IP在全国展出的第二十个展览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策展人高敬告诉记者:“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阅读,现代更是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让阅读成为一种更加深刻、高雅和有意义的精神体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系”取得的丰硕成果,有益于进一步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走进“大系”读文脉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密码”
走进展览,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文苑图》。它与大都会博物馆《琉璃堂人物图》放在了一起,一幅长一幅短,但整体画面都是在描画“这一组人物描绘的是宾主谈诗论句的场景。 ”展览用对比的手法将两件“不可能”同时展出的展品放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唐代名士的高雅风度。
“大量的经典品读书画图像保存着各种珍贵信息、蕴含着独特的人文价值。”浙江大学教授陈野日常研究方向就是古代绘画对现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意义,她告诉记者:“例如,南宋皇室子弟赵孟坚首创以松、竹、梅题材组合而成的‘岁寒三友’图式,因蕴含君子品格、风骨气节等文化内涵等,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绘画主题。南宋至今,不同材质、风格、用处的松竹梅组合图式文本大量出现,演绎出高洁、坚贞、清逸等多重寓意。从文人案头走向民间社会,从纸绢卷轴的文人雅赏变为瓷器、漆器、金银器等的工艺纹饰,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
此次展览既可回望中华民族书香传世的悠长文脉,感悟历代先贤的人文理想和心灵世界,更可关照当下,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发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文脉密码”通过“品读书画”代代传承,使“文明之光”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不断弘扬。
据悉,展览将在中华世纪坛二层世界艺术厅东西方厅免费向公众展出,展览至5月5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