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市政协委员卢长林:打造区域化分级医疗帮扶模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9 21:44

1月19日下午,参加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陆续报到。

市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卢长林带来了关于打造医疗帮扶新模式的提案。他建议,依托当地政府和医疗卫生系统,以三甲高水平专业医护人员为驱动点,以当地基层医护人员为主体,打造区域化、分级、分层和网络赋能的医疗帮扶模式和慢病长程管理体系。

卢长林说,看病难是我国医疗体系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在相对偏远和经济医疗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大城市、大三甲医院医师进行医疗帮扶,是目前平衡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诸多短板。医生在帮扶过程中,可遇到混杂和非本专业的问题,不仅无法给患者以专业的诊疗方略,也是医疗资源的另类浪费。同时,帮扶过程中也缺少团队的配合和相关科室的高水平支撑。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慢病帮扶可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初步方案,但无法定期进行诊疗方案调整和随访。而对于危急重症患者而言,除非在帮扶过程中之偶遇,否则难以对患者提供有效连续性、长程性救助。

为此,卢长林建议打造区域化、分级、分层和网络赋能的医疗帮扶模式和慢病长程管理体系,做到上下通畅、横向联合。依托当地政府和医疗卫生系统,建立科学的远程医疗服务中心,通过远程网络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疗帮扶,节省患者和医生往返路途中大量时间浪费,使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对于慢性疾病长程管理中时刻面临的诊疗问题,利用微信、短信等途径,通过文字、电话和视频等方式,建立疾病分类、分层的医患互助管理平台和体系,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问题进行解答、评估和综合考量。

卢长林说,在的医疗模式下,当地基层医护人员是实施初级医疗工作的主体,针对性强、专业易懂、与时俱进全覆盖的医疗培训十分必要。可以依托区域化的医疗体系,定期组织基层医护人员前往上级医院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提高。而对于部分高危复杂手术或当地确实难以完成的医疗工作,可以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借助志愿者的帮扶活动,依托基金会或其他社会资本的经济支持,不定期、定向开展目的性强、工作效率高的医疗支援工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两会声音 | 市政协委员崔铁宁:将北京普惠健康保等大病险种在农村大力推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2
两会动态 | 代表、委员在报到现场:热议融合发展 畅言可感可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0
两会声音|市政协常委安庭:应激励基层社区医院儿科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9
两会声音|市政协委员陶匡淳:应结合人工智能优势打造智慧慢病健康管理北京模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9
北控健康到密云区冯家峪镇开展“送医下乡”医疗帮扶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7
响应落实“千县工程” 费森尤斯医疗启动“蒲公英计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8
两会声音 | 市政协委员严为:保护、利用、宣传好东胡林遗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8
两会声音 | 市政协委员齐越峰:破解就医停车难需要多方协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