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粤接壤之地,一条千年茶盐古道穿村而过。山丘、农田、清溪、炮楼、石巷、祠堂勾勒出一幅山水人文、民俗乡愁的迷人画卷,复古蒸汽大火车载着游客在田园和花海间穿梭,古村旁就是新建的国家3A级景区“东村之恋”……这就是连州西岸镇东村的崭新风貌。古村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来此怀古探幽、品美食、住民宿。千年古道上的“骡马铃铛”虽已远去,但古村又恢复了以往的元气。
措施
活化古村 巧推“公益积分”
不少村民还记得,在2017年以前,古村的面貌还是一个“空心村”,杂草丛生,不少古建筑沦为废墟,村民间时常会因水源问题等发生争执,阻碍了村中生产力的发展。
为此,西岸镇东村深入挖掘和保护本村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修缮古村落建筑,收集整理茶盐古道历史,设置茶盐古道展厅,修缮岳王庙等,不断丰富完善东村文化历史,将移风易俗融入村内文化保护中,组织开展“积分制推进移风易俗 小积分积起大文明”宣传活动。同时出台了《西岸镇东村移风易俗积分制管理方案》,把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崇尚节俭、关爱他人等内容纳入积分制管理,详细划分了积分标准以及兑换标准,全面提高村民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度,激励更多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赚”取积分,鼓励村民说文明话、做文明事。
“我之前获得过‘文明家庭’的荣誉,可以兑换成积分吗?”“要多少分才可以兑换奖品?”在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一一解答群众问题,并将群众带到会议室二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超市兑换柜前,兑换洗衣粉、肥皂等实用奖品给村民。“有‘积分制’后,大家都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生活小事都能积分,还能兑换礼品,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争当先进的人也越来越多。”村民黄大娘说。
此外,东村深入挖掘和保护本村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修缮古村落建筑,收集整理茶盐古道历史,设置茶盐古道展厅等,不断丰富完善东村文化历史,将移风易俗融入村内文化保护中,发扬茶盐古道中挑夫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质。数据显示,自东村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民筹工筹劳拆除危旧泥砖房近8000平方米,整合闲置土地3000多平方米,全村筹集资金4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从不足5万元增加到40万元,并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
现状
修缮开发 古道焕然一新
走进古村,连片的古民居排列成巷,古老的拴马石、古井、门楼似乎在讲述着悠悠岁月。村里的明清民居庭院深深,让人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村内的巷道纵横交错,走过一条巷子又进入另一条巷子,九曲十八弯,仿佛走不到尽头。游客在此流连忘返。
砖木两层结构、中西合璧的茶盐古道展馆重建于1915年,展馆前身是东村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的古庙,2021年5月修缮为茶盐古道展馆,供游客参观,是村中数百年文化底蕴的载体和承载。
茶盐古驿道上的西岸镇东村建村于北宋末期,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村庄就建在蟠龙墩上,从髙空或远处望去,村貌为圆形,像座古城堡。
如今,经过不断地保护与开发,东村古村还存有城墙、炮楼、门楼;有石屋、石桥、石凳;有古沟、古渠、古井等遗址。是一个概括为“一座城墙(城围)、两间炮楼(碉堡)、三块‘泰山石敢当’、三座古寺庙和一座道观、五口古井、六大池塘(鱼塘)、七棵古榕树、八座门楼、九块石碑(人们称其为石企)、十八条洞(沟渠)”的古村落,2016年3月,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全省第五批古村落称号。
发展
依托特色资源 探索研学之路
唐宋时期,广东科举场上盛誉“连州科第甲通省”, 其中西岸进士就占连州总数三分之一,所以西岸有“进士之乡”之称。如今,东村围绕“进士之乡,美丽西岸”的差异化发展定位,依托古村落的古屋民宿、茶盐古道展馆、古村落景区等特色项目,推进东村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建成了国家3A级景区“东村之恋”生态旅游度假景区,打造出“吃、住、游、学、行”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商业片区。特别是依托“进士之乡”建设,打造集“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自然生态、劳动实践”于一体的广东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成为当地的一大文旅特色。
“来到东村,品尝到东陂腊味腊香浓郁、香嫩爽口、回味悠长的特色,还有包角糍、炖盆糍、酿田螺、爆炒猪肠、紫苏蒸排骨等,真的是美食之乡名不虚传。”许多来东村体验民宿和美食的游客,对当地的旅游印象赞不绝口。
目前,东村实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全年开放,配套23栋民宿近300个床位以及可同时容纳300人进餐的餐厅,年接待量达15万人次。“东村之恋”项目已投入资金3000万元,成为集游玩吃住一体的综合乡村休闲度假村,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0多万元,带动村民创业就业约100人。
文/曹菁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