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两名初二学生杨曾劭竹、刘锦悦在教师张亚的指导下,提出《关于为北京地质灾害高发区配备改进型应急救生包(马甲)的建议》,获得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提名奖。
两名初二学生设计出应急救生包(马甲)
在采访中,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结合北京市“23·7”特大暴雨,两名初中生深入到门头沟、房山,与所在区域民众和一线消防员面对面,了解到在应急情况下居民缺乏必备的资源,从而深入调研、采访专家,从而设计出一款应急救生包(马甲)。
这款应急救生包(马甲)在产品功能上,满足涉水、搜救、照明、救生、饮食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背包整体重量应在2公斤以下,十分轻便。在设计上,采用救生马甲的形式进行设计,利于人员长时间穿着,分类放置物资便于取用。
最值得的一体的是,背包制作考虑了成本,成本约为200元,除实现以上功能外,应急包内还按相关标准配备了必要的急救药品、防护装备及应急食品等。
在明确了马甲包含的内容后,杨曾劭竹、刘锦悦手绘了多份手稿,并在网上购买相关材料,在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下缝制马甲,从第一版开始不断改进,截至建议提交时,已经改进到第四版。他们已经穿上了自己设计的马甲啦!
北青报记者联系到杨曾劭竹,详细地了解到建议实施的过程。
北青报记者: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选题,针对地质灾害高发区设计一款应急救生包(马甲)?
杨曾劭竹:今年“23·7”特大暴雨期间,我看了一些新闻,比如火车被困,学校学生被困等,新闻中提到被困人们缺乏必备的物资。我父亲恰好从事消防工作,能接触到一线消防员和救援领域的专家,在沟通中,我了解到地质灾害高发区居民特别需要配备个人应急物资,就想深入了解下,设计一款大家需要的应急救援逃生包,所以最终确定了这个选题。
北青报记者:确定了选题后,你都做了哪些工作?
杨曾劭竹:一开始主要是两部分工作,分别是调研和采访。我和刘锦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是为了了解居民应急知识和家中应急物品的储备情况。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我们一共收回了200多份问卷,发现居民家中配置应急物品的不到5%。二是采访,我们走访了房山的几个消防站,包括良乡消防站、城关消防站,看了洪灾现场以及乡镇府在十渡镇九渡村后续建成的安全应急小屋。我们采访了救援突击队队长刘锋博和市总队特灾处付杰副处长,了解了救灾现场情况以及灾害事故处置流程和装备等相关情况。
通过调研采访,我们发现市面上的应急救生包可能没有办法满足实际情况。因此,我们网购了几块网上比较流行的应急救生包,查看里面都有哪些物品,能否满足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买了之后,我们发现,有的应急救生包物品过于丰富,有的过于专业,有的太贵,都不太符合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和专家沟通,想设计一款适合我们的应急救生包。
北青报记者:通过调研,你们设计的应急救生包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功能?
杨曾劭竹:我们采用了一体化设计,将水域救生衣、PE镀铝膜保温毯、雨衣、背包等进行了有效整合,并采用穿脱式设计,方便携带和使用。
在应急呼救方面,重新设计并新增应了具有高频声音及高亮频闪急呼救器,整合了应急照明灯,方便搜救人员营救和夜间疏散。新增了移动监测、主动响应、信号匹配等功能。
针对水灾,我们采用迷你二氧化碳压缩气瓶供气,落水自动充气的形式,实现马甲整合的水域救生衣快速展开,增加落水人员生存几率。
为了避免携带过多物资,我们把保温毯和雨衣的功能整合在一起,设计了PE镀铝膜保温毯(雨衣),可以提供给受灾人员在灾后保持体温及防雨的需求。背包制作成本约为200元,除实现以上功能外,应急包内还按相关标准配备了必要的急救药品、防护装备及应急食品等。
北青报记者:从想法到最终设计出一款马甲,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杨曾劭竹:我们在设计了这些功能的同时,也不停地在网上检索信息,看能否实现,以及怎么实现经济实惠。我们先是手绘了多个设计图,然后在网上采购防水材料、保温毯等物品,在家人的帮助下,将网上采购的物品设计缝合在一起。从第一版开始不断地更新改进,最终设计了四个版本。最后的马甲已经成型,我们都尝试使用了。
北青报记者:在整个写建议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和收获是什么?
杨曾劭竹:最大的困难可能是我们对应急救援知识的不熟悉。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我们完全是一边学、一边做。整个过程耗时比较长,一共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最大的收获是,从最开始完全不了解这个领域,到逐渐熟悉。我们参与调研、设计、制作,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满满。
供图/受访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