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获悉,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进入评选命名阶段,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厂桥派出所,上榜公安部公布的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名单。
近3年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 其中重点矛盾纠纷占三成
据了解,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厂桥派出所成立于1958年,2009年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派出所,辖区面积4.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万余户、8.2万余人。位于红墙外、爱民街畔的厂桥派出所,管界东跨北京中轴线,守护着多处“申遗”重要点位;西邻西单北大街,那里林立着现代与古朴两种风格的百余处建筑。
进入厂桥派出所,一块“爱民联合调解室”的牌子格外醒目。
辖区平房住户多、老居民多,经年累月共处一院少不了心结、矛盾,纠纷、过结。为了及时化解辖区内不和谐因素,2019年,厂桥派出所主动联合什刹海街道司法所在派出所设置联合调解室,并以派出所旁边的爱民街命名,取名“爱民联合调解室”。
厂桥派出所所长刘育斌介绍,“爱民联合调解室”成立以来,派出所主动整合公安、信访、司法等矛盾纠纷涉及的部门,依托街道司法所社区法律顾问资源,组织区法院巡回法庭法官、公证员、律所公益律师以及民事调解员进驻派出所,建立派出所民警、驻所调解员、专职律师“三级调解”工作模式,向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对群众矛盾纠纷开展多元化解、联合调处,特别是针对积怨较深、风险较大的矛盾纠纷,积极协调法院、民政、司法所等部门和律师等专业力量提前介入、全程干预,最大限度避免矛盾升级。
据了解,在推动民调入所,多元化解的同时,厂桥派出所还以所内“爱民联合调解室”+四个社区警务队“居民议事厅”为平台,发挥穿警服副书记职能作用,全面打造所、街道“两级助推”,社区、司法、民警“三位一体”,“老干部、老街坊、老朋友、老亲戚”四老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通过“群众说事、民警讲理、律师释法”开展矛盾纠纷化解。
2021年以来,派出所通过人民调解员、律师配合参与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其中重点矛盾纠纷300余件,最大程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与医院、学校建立完善医警协作联调机制 安装“一键报警”设备
此外,厂桥派出所辖区内医院学校多、商圈景区多,作为各类重要点位、复杂场所的汇集地,地理位置特殊、结构复杂。
近些年,厂桥派出所持续深化“两队一室”新型警务模式建设,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严打群众“身边案”、整治群众“门前乱”。
在故宫周边地区综合整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了三维打整机制,并进一步推广延伸至什刹海—恭王府地区。
2021年以来,辖区接报刑事、治安类警情数量持续下降,其中,辖区入室盗窃案件连续2年零发案,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到安全触手可及、就在身边。
为切实提高辖区群众安全感,派出所统筹组织民警、保安员、环卫工人等各方力量,组建了一支“平安夜巡队”,针对辖区重点部位、繁华商圈、胡同院落开展常态夜间巡控,确保“百姓身边有民警,街头处处有防范”;围绕医院多、学校多的实际,依托“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发挥法治副校长、院警副书记作用,密切与辖区5家三级甲等医院、23所中小幼学校的沟通对接,建立完善医警协作联调机制,预防化解医患矛盾纠纷,落实“护校安园”高峰勤务,化解校园矛盾纠纷、防范涉校案事件。 2021年以来,厂桥派出所主动作为,通过为辖区校园师生、医生患者解小忧、帮小忙的形式,调处化解涉校矛盾纠纷50余件、医患纠纷300余件,同时积极推动辖区医院、学校增配保安员、安装“一键报警”设备,全面加强科技防范措施,整体安全系数显著提升。
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便民服务窗口 利用新媒体技术和群众“加友互粉”
作为西城区辖区面积最大的派出所,厂桥派出所依托分局科技支撑,打破业务壁垒,实现户籍、交通、出入境等窗口业务线上线下融合,派出所配置具有交通违法处理、网上公安局等业务功能的自助终端设备,及时、依法、高效、妥善开展各项业务办理,让群众体验“一网通一次办”的便捷。
特别是在办事大厅建立“首问接待制”,对申报材料进行一对一指导,分流窗口压力的同时提高了办事效率,先后为1100余名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服务窗口连续三年“零差评”。
此外,派出所窗口民警还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方法,通过“建群进圈”“加友互粉”等实际举措,和辖区群众交朋友,将辖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答在平时,解决在日常。2021年以来,共收到群众锦旗、感谢信92件,来电表扬、留言感谢160余件次,真正赢得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和支持,切实维护了首都公安良好形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王朝
校对/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