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本市基层有序开展。在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监督检查,创新方式方法,不断织密管理、责任、宣传、执法“四张网”,打造垃圾分类工作共建、共治、共享圈。
党建引领,构建垃圾分类“管理网”。街道由一名处级领导牵头,抽调综合行政执法队、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工作人员组建资源环境治理专班,明确各社区党委副书记为本社区资源环境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依托矩阵治理模式,在地区划分27个矩阵,设立矩阵长、矩阵书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设施维护、环境巡查、分类宣传等工作。
强化监督,织密垃圾分类“责任网”。坚持“一条热线”与两件“关键小事”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将接诉即办、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纳入小区物业、园区管理单位考核范畴,督促其落实守桶职责,每日巡查固定桶站等硬件设施不少于2次,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与街道、社区共同努力提升地区人居与营商环境。
创新形式,拓宽垃圾分类“宣传网”。每周,该街道通过“体街网虹”抖音平台进行垃圾分类直播活动,走进学校、商户、居民家中,在天坛东路64号楼在微信视频号试点桶站直播,通过第一视角增加观众的代入感。各社区也持续开展“敲门入户”行动,成立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队、百姓宣讲团,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传播、分享、宣传垃圾分类。
刚柔并济,筑牢垃圾分类“执法网”。该街道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门前三包工作“打包”推动,面对群众、商户柔性劝导与刚性执法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关注投放责任主体,针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环节,围绕易发高发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抓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全面提升工作成效。
体育馆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引导各方参与地区治理,践行垃圾分类环保理念,聚合众力、融合众智,推动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