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贫穷,单亲家庭,小小年纪为谋生送过报纸、在餐厅洗过盘子,15岁在货车后座帮忙运送食物,纳瓦尔可谓起点就是逆风局。
好在命运待他不薄。
21岁毕业于达特茅斯大学,25岁成为Epinion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31岁在硅谷名声大噪,44岁获评“年度天使投资人”。
逆风翻盘,名利双收,纳瓦尔无疑是被世俗所艳羡的“幸福者”。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纳瓦尔的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要给幸福感打分,满分十分,我当时的幸福感应该是2分或3分。”
金钱和名利并没有给当时的纳瓦尔带来幸福。
但十年后的当下,纳瓦尔却找寻到了曾经不可奢望的9分的幸福。
这些幸福感来自哪里?
或许在《纳瓦尔宝典》里他早已给出了答案。
世俗审判下,寻找心境平和
纳瓦尔在书中写道:“我觉得人类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自己会因为外部环境变化而获得幸福。”
在他看来,幸福的人是“可以轻松地以特定的方式诠释事件、保持内心平和的人”。
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就像苏轼的幸福感不会因为被贬到南蛮之地就大大消减。
由于政治立场不坚定,苏轼被贬惠州,惠州地处偏远、环境恶劣。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该愁绪满头、吃不下睡不安,但苏轼却偏偏不是这“一般人”。
环境已然如此,这是客观不可改变的事实,与其抱怨环境消沉度日,还不如笑对现实。
其实世上本没有绝境,有的只是把自己丢到绝境之中的人。
恰好惠州偏南,气候温暖,盛产荔枝。
苏轼一吃,就直接爱上,根本停不下来了。
惠州在别人看来环境艰苦,但在苏轼眼中,却一下子化身天堂:无事喝喝小酒,吃吃荔枝,兴致来时再吟诗两首,日子过得好生惬意!
所以,环境的震荡,不仅没有消磨掉苏轼对幸福的感知,反而成就了他“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幸福。
纳瓦尔甚至有些极端的认为,一个内心平和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可以获得幸福的体验。
然而,要做到内心平和,必然需要经历一场漫长的修行。
因为纳瓦尔提出,“内心平和的敌人是社会其他人灌注给你的期望”。
这些期望或许非我们所愿,但是往往难以挣脱,成为阻挠我们通往幸福的牢固枷锁。
他在这里举了两个看上去颇为“俗气”的例子。
社会告诉我们:“快去锻炼吧,好好打扮吧。”
这是一场多人竞争的游戏,我们做得好与不好都会受到别人的检视。
社会还告诉我们:“快去赚钱吧。去买栋大房子吧。”
这又是一场外在的多人竞争游戏,参与游戏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检视。
在别人的检视下、在世俗的审判下,我们的心境被裹挟着,并随之而起伏。
我们丢失的是获得幸福的主动权!
但讽刺的是,“你出生前无人在意,你离开人世后也无人在意,你存在于人世间只是短短几十年,人生就是一场单人游戏”。
世俗如何审判,最终也不过是旁人茶余饭后三两句可有可无的谈资,仅此而已。
所以,不如从多人游戏中退场,独自跋涉,且歌且行,找寻自己内心的平和。
你会恍然发现:幸福,其实从来不在遥遥彼岸。
取悦自己,他者皆过客
“有人说,人有两次生命,第二次生命始于你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的那一刻。”
这句话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它直白和露骨地告诉我:
渺小的人啊只有一次活着的机会!
而在这一场活着的旅途中,我们和无数人擦肩而过,但事实上我们只有自己。
纳瓦尔在书中一针见血:
医生不能让你健康。营养学家不能让苗条。老师不能让你变聪明。禅师不能让你冷静。智者不能让你富有。教练不能让你健壮。
最终,你必须自己负起责任。救赎靠自己。
“人生转瞬即逝,如黑夜中的萤火虫。尘世光阴等刹那,白驹过隙一瞬间。”
所以如果在这刹那的生命中都无法专注于取悦自己,救赎自己,想想其实是件挺可悲的事情。
纳瓦尔直言说:“不要花时间去取悦别人,别人快不快乐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
在《甄嬛传》中,安陵容一步步走入深渊,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或许就是她无法取悦自己。
闲暇时间,甄嬛喜欢抚琴、看书,她做这些源于爱好,更是为了愉悦自我、寻找内心的充盈。
而安陵容则截然不同。
她虽擅长唱歌,但却没有真心地将唱歌当成自己的爱好,反而是拼命动心思,想着该如何将自己的特长转化为争宠的利器。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是对安陵容最常见的评价——怨命。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因为安陵容将自己工具化,一心想要取悦他人,这些倾向早已冥冥之中奠定了她一生的悲剧底色,而这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身处皇宫总有万般身不由己,安陵容出身不好,做这些选择是无可奈何,那么在欣常在的对比下, 安陵容的苦苦挣扎就显得更加可笑了。
同样是家庭背景单薄,同样是有女儿了也没有晋封,同样在后宫中饱受欺压,欣常在的心态就尤其好。
白天华妃可能讽刺完她,她转过身去就能继续快乐过日子。这是因为她有取悦自己的方法和源头活水。
但安陵容的心是干涸的,她早已忘却何为取悦自己,满心只有争宠,终日郁郁。
尽管安陵容的结局可能无法改变,但取悦自己,至少在过程中能有微光照亮自我生命的黑暗与逼仄,或许就会快乐和从容一点呢?
“勇气不是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而是不在乎别人怎么想。”
取悦自己,甩掉一身 “你应该如何如何、你需要如何如何”的沉重包袱,去面朝大海看看春暖花开,这本身其实就是幸福。
停下脚步,满足现状即幸福
等我考上好学校了,我就会幸福。
等我找到有钱了,我就会幸福。
等我找到对象了,我就会幸福。
……
我们总把幸福寄托给下一个追求目标,但欲望的沟壑怎么也填不满,所以我们开始抱怨命运不公,郁郁度日。
我的朋友凌就是这样。我们从相识之日起他似乎就没有真正放下过对下一个高峰的追求。
考研时说着要考到top级别的高校,时常焦虑到睡不着,甚至半夜爬起来刷题。
后来如愿考上了,以为他会开心一点,没想到又开始愁会不会找不到一个好工作。
就一边拼命上课、一边拼命实习。
毕业后也如愿进了一家大厂,拿着不错的薪资。
但他还是觉得忧虑不安,以后如果要在一线安家,这肯定是不够的,要继续往上爬。
在别人看来他光鲜亮丽,但实际上他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他几乎睡不下一个安稳觉,更遑论感受到幸福。
纳瓦尔曾经也以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获得财富和地位。
但事实上,他并没有从中找到幸福的踪迹。
纳瓦尔在书中写道:“我花了很多时间奋力拼搏,就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成功和社会的认可。得到之后,我意识到,身边跟我一样成功或正在奋力取得更大成功的人,似乎并没有那么幸福。”
由此可见,世俗所苦苦追捧的成功并不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条件!
经过数十年的寻寻觅觅,纳瓦尔最终领悟:“幸福就是满足现状,而成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是对现状的改造。两者只能选一个。”
这几乎颠覆了我们常规的认知:幸福和成功,原来有一天也会被摆上人生天平的两端,不可兼得。
“对现在的我来说,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已经完全退出游戏的人,甚至根本不玩游戏的人,是那些已经超越了游戏的人。”纳瓦尔在书中感慨。
这里的游戏,当然是指汲汲追求于社会竞争的人生游戏。
“幸福的秘诀在于,知道何时停下劳作的脚步,开始随心去玩耍。”
向前走了太远的路,以至于我们都忘了,这条路怎么可能有尽头?
停下来,看看叶落风起,幸福不过如此。
写在最后
我们一生匆匆忙忙向前赶路,总以为幸福会在前方,所以选择性的忽视当下。
但人生终究不过一场体验。
就像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到某个目的地打个卡,而是一路上有你爱的人,陪你看一路好风景。
每一个当下都潜藏着幸福,但能不能看到它并拥抱它,在于你自己。
物质让我们能够生存着,所以我们不可避免要随人群往前走。
但对幸福的感知才让我们活着,让我们的灵魂有所归依。
很喜欢汪曾祺的一句话:“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千帆过尽,才终于懂得,幸福如此简单。
作者:帆书 · 满婷
来源:帆书 原樊登读书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