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CPI再度转负,住建部称“认房不认贷”等政策有积极效果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3-11-11 21:51

10月CPI再度转负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6%,P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

食品价格降幅扩大是10月CPI同比转负的主要原因。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鸡蛋、牛羊肉、鲜菜和食用油价格降幅在3.5%~6.4%。

PPI方面,10月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0%,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9%,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点评】10月CPI同比涨幅再次转负主要受食品价格下跌、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分析认为,近几个月消费者物价整体处于0附近波动,反映整体需求仍然偏弱。 随着经济逐步回升、需求回暖以及基数效应的减弱,11月CPI同比涨幅或小幅回升。但整体需求不足的情况未发生明显改变,未来物价可能还将低位运行一段时间。 宏观政策仍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

PPP新机制最大程度鼓励民企参与

近日,《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要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应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应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明确收费渠道和方式,项目经营收入能够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具备一定投资回报,不因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额外新增地方财政未来支出责任。

政府可在严防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在项目建设期对使用者付费项目给予政府投资支持;政府付费只能按规定补贴运营、不能补贴建设成本。

意见提出,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在特许经营新建(含改扩建)项目中,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共属性较弱的项目,应由民营企业独资或控股;关系国计民生、公共属性较强的项目,民营企业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属性强且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项目,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

【点评】明确使用者付费和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是PPP新机制的两大亮点。此前PPP项目主要有三种付费方式,分别是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补贴以及使用者付费,其中主要以前两种为主,这使得财政负担较重,很容易产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PPP新机制采取特许经营模式,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能显著降低PPP项目对地方财力的依赖。同时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将为民营企业参与项目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信心。

住建部部长:“认房不认贷”等起到了积极效果

新华社11月11日报道,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总的看是前高、中低、后稳。从数据看,“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1到10月份,一手房交易量虽然下降,但二手房是上升的,一、二手房合起来实现同比正增长。同时,保交楼工作的扎实推进,带动了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近20%,也反映出各地政府帮助企业纾困是有效果的。

倪虹表示,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重点,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在转型期,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未来的持续发展仍然有坚实的支撑。随着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持续落实,随着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逐步建立,一定能够推动房地产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

【点评】随着多地落实“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政策,以及多个二线城市及一线部分区域取消限购等措施,房地产政策逐渐全面回归常态,对市场活跃度产生了积极影响。从住建部此次表态来看,接下来将在“房住不炒”原则下,以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重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分析认为,进一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强化对房企的融资支持、加快“三大工程”建设等可能是下一步政策着力点。

第六届进博会意向成交再创新高

11月10日,第六届进博会落下帷幕。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在闭幕新闻通气会上介绍,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取得丰硕成果,按年计意向成交创历届新高,金额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

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齐聚“四叶草”,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亮相国家展,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加企业展,集中展示了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第六届进博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9家,数量为历届之最。创新孵化专区吸引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个创新项目参展,超过前两届的总和。

【点评】今年是进博会自疫情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办展,但在全球经济“寒意”下仍热力不减。如今的进博会,不仅成为新产品首发的大舞台,也是创新动能的汇聚地,更是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相遇、产业相融、创意互促、规则互鉴的国际大平台。进博会与消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一道,成为新时代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展会,向世界释放出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强烈信息。

中山二院陷入“患癌”风波

对于网传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下称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团队有六名学生患癌一事,11月8日凌晨,中山二院通报发布了情况说明。

通报称,近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现为该院乳腺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另外1名不是该院职工或学生,为外地来院进修人员,已回原单位工作。该实验室无在读学生患癌。

中山二院称,实验室于2009年启用,至今培养超过200名学生。成立以来,实验室一直严格按照规范统一管理,对所有实验人员都有开展实验前安全和规范操作培训。

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山二院乳腺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为中山二院院长宋尔卫,他同时担任中山大学医学部主任,还是患癌学生的导师苏士成的导师,患癌学生实际是在宋尔卫名下的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目前实验室门牌上宋尔卫的名字已被摘除。

【点评】中山二院凌晨发布的这篇通告并没有平息公众的广泛质疑。安全的实验室环境不仅关科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事关公众的生命安全。中山二院3人患癌是否和其医学实验室有关,需要非常专业、科学、复杂的调查。中山二院应尽快展开医学调查,查清事情真相,打消公众疑虑。

第九批国家集采开标,平均降价58%

11月6日,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预计每年节约药费182亿元。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有262家企业的382个产品参与投标。205家企业的266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包括200家国内药企的260个产品,5家国际药企的6个产品(包括1个原研药和5个进口仿制药),投标企业拟中选比例约78%,平均每个品种有6.5家企业拟中选。

本次集采涵盖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急抢救药、短缺药等重点药品。例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来那度胺胶囊2023年5月专利到期后及时纳入集采,每粒(25mg)从平均约200元降至15元,每月可节约药费3880元左右,患者负担明显减轻。

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374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4年3月用上本次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点评】业内人士认为,从这次集采采购的品种来看,药品集采覆盖面越来越广。从早期集采以大品种为主,到逐步覆盖一些临床应用的“重点周边”用药,集采正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用药选择与规范,更多惠及百姓。

同时 ,此次集采在规则上有一个显著变化:中选药品采购周期接近4年,为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以来最长的药品采购周期。这一规则可以让医院有较为稳定的预期,短期内不会更换厂牌;也有利于企业根据全国使用量等情况,制定长期发展策略,合理安排生产周期。

QFII/RQFII制度再迎改革

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在简化登记手续、优化账户管理、简化汇兑管理和便利外汇风险管理等四方面对此前政策进行了修订。

在简化登记手续方面,取消QFII/RQFII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办理资金登记的行政许可要求。

在账户管理方面,不再区分用于证券交易或衍生品交易的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合并二者收支范围,减少市场主体开展不同类型投资所需开立账户数量,降低其成本负担。

在便利外汇风险管理,QFII/RQFII可通过具有结售汇业务资格的境内其他金融机构、银行间外汇市场等更多途径办理即期结售汇和外汇衍生品交易。

【点评】《征求意见稿》是对2020年版资金管理规定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旨在进一步推动境内金融市场“在岸模式”高水平开放,提升QFII/RQFII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化水平,逐步构建简明统一的证券投资在岸开放渠道资金管理规则。业内人士表示,此次QFII/RQFII资金管理政策松绑,将有效改善境外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市场信心,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国际油价两天跌近7%

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创下近四个月新低。

当地时间11月8日收盘,国际油WTI 12月原油期货收跌2.64%,报75.33美元/桶;布伦特1月原油期货收跌2.54%,报79.54美元。这是7月以来布伦特原油首次跌破80美元/桶。两天内国际油价累计跌幅超过6.6%。

消息面上,美国能源信息署(EIA)7日公布短期能源展望,将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下调30万桶/日至146万桶/日,显示出未来需求降温的预期。

而为了支持油价,上周末,沙特和俄罗斯联合宣布将自愿减产延期至今年底,并将于下月对额外石油减产措施进行审查评估。

【点评】需求面疲软和宏观基本面是近期国际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全球能源需求放缓,欧洲经济压力加大,都加剧了市场对石油需求前景的忧虑。

专家分析,当前油价面临多空因素交织的局面,未来油价走势很大程度上仍将取决于全球石油供需基本面。巴以冲突导致国际油价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影响有限。沙特和俄罗斯的减产规模和期限,以及全球宏观经济表现等因素,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中国绿色转型顶层设计出炉,日本首相弃选自民党总裁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08-17
7月CPI同比创5个月新高,“黑色星期一”席卷全球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08-10
CPI同比涨幅创三个月新低,“萝卜快跑”频上热搜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07-13
“春节错月”影响,2月CPI同比转涨结束“四连负”
澎湃新闻 2024-03-09
几分钱1片的仿制药能不能用?效果如何?国家医保局回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29
全年外贸、金融数据出炉,民营经济立法提速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01-13
青海省累计落地降价药品53批次725个 节约医药费用30多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3-10-09
前瞻|7月CPI同比涨幅或转负?后续有望逐步上行
澎湃新闻 2023-08-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