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期待含糖饮料“分级制”,让更多人远离“甜蜜陷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0 16:08

今年8月,上海市疾控中心制定了《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应用及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在全市159家试点商超及便利店开展含糖饮料调研试验,通过悬挂具有警示作用的“红橙绿”含糖饮料标识提醒消费者适当购买含糖饮料。红色标识上写着“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或超重风险,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橙色标识提醒消费者“每日添加糖<25克”。绿色标识则提醒消费者“会看标签”,并列出一张营养成分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含糖饮料对健康的影响。(10月30日《中国青年报》)

通过悬挂具有警示作用的“红橙绿”含糖饮料标识,提醒消费者适当购买含糖饮料,应成为各地商场超市及便利店的标准动作。最近,我国《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再次刊文提醒,一定要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含糖饮料至少会带来8个“甜蜜陷阱”:龋齿、超重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风、骨折、癌症、早亡。

以儿童青少年来说,据专家介绍,“糖泛滥”现象已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元凶之一。儿童青少年肥胖与高糖饮食密切相关,糖的过量摄入是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肥胖,高糖会造成维生素、矿物质缺失,引发骨质疏松,增加青少年骨折的风险;甜食中的糖类物质会黏附在牙齿上,不及时清除易形成牙菌斑,导致龋齿发生;糖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容易导致孩子维生素缺乏、缺钙、缺钾……可以说,“糖过量毁全身”,帮助孩子控糖、减糖,是健康饮食的重要部分。

岂只是孩子们需要控糖、减糖?《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其中2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50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高糖饮食是糖尿病的主要成因之一。

鉴于我国糖尿病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有关部门、机构制定了一系列行动、方案,意在引导消费者健康饮食。比如,《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建议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过25g;《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也提出开展“减糖”专项行动,向居民传授健康食品选择和健康烹饪技巧,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称,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像上海这种“红橙绿”含糖饮料标识应得到进一步推广,像“吸烟有害健康”这类警示一样深入人心。其实,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早就规定,碳酸饮料的销售者应当在货架或柜台上设置符合标准的健康损害提示标识,分为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标识、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标识、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三类。

据报道,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看到过该提示标识的儿童青少年,更多会选择放弃购买或选购低糖/无糖饮料。可见警示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红橙绿”含糖饮料标识就有了推广的价值,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帮助更多消费者规避高糖风险。

这种三色含糖饮料标识,相当于给含糖饮料分了级。含糖饮料分级制在国际范围内有参照样本。新加坡在去年底开始全面实施含糖饮料分级制,也是使用警示标识,针对饮品含糖量与饱和脂肪含量进行饮料分级,通过四个等级的划分,提醒消费者合理购买含糖饮品。期待我国相关部门实施含糖饮料标识与分级制,降低年轻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推动唤醒全社会的健康饮食意识。

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更需要在含糖饮料标识与分级制的帮助下远离“甜蜜陷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披露,儿童青少年含糖乳饮料和含糖饮料消费率分别在30%和25%以上,消费率远超成人,儿童青少年已经成为含糖饮料最大的消费群体。帮助孩子们控糖、减糖,是全社会的责任。

文/何勇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