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中毒高发季 勿采勿食要牢记
北京市疾控中心 2023-09-11 22:31

雨水过后,公园、山区、树林、绿地常常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野生蘑菇,一些有毒蘑菇也混迹其中。

蘑菇中毒常发生在6—9月份,9月份仍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在此提醒大家:勿采勿食勿买野生菌,谨防蘑菇中毒。

01.蘑菇中毒的原因

野生蘑菇的种类很多,其中有毒的有500多种,剧毒者有40余种。

野生蘑菇的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千变万化,普通人很难分辨哪些是有毒的蘑菇,有些蘑菇就算是专家也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才可以鉴别,一旦误食可引起中毒。

有的毒蘑菇外观与无毒蘑菇非常相似,采摘时混杂在一起,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

02.蘑菇中毒的危害

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异,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

常见的可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7种类型。

中毒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在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

以下是北京地区部分常见的有毒蘑菇

肉褐鳞环柄菇(肝损害型)

黄盖鹅膏(肝损害型)

欧氏鹅膏(肾损害型)

卷边庄菇(溶血型)

变红丝盖伞(神经精神型)

晶粒小鬼伞(胃肠炎型)

03.如何预防蘑菇中毒

目前,对蘑菇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

预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1.不采摘

非专业人员很难分辨有毒与无毒的野生蘑菇,更不要轻信民间或者网上流传的毒蘑菇鉴定方法;

即便曾经采摘过的无毒品种,再次采摘时也可能混有有毒品种或者受到有毒蘑菇菌丝的沾染,仍会有中毒风险。

所以一定要做到不采摘野生蘑菇。

2.不购买

做到从正规的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购买人工栽培的食用菌;

切勿从路边、流动摊贩和网上购买野生蘑菇,更不要轻信店家的宣传而购买。

3.不食用

做到不食用自采或者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外出旅游或到农家院就餐时,要谨慎食用不熟悉、来源不明的菌类;

如果食用,可以留个蘑菇的照片。

04.怀疑蘑菇中毒了,怎么办?

1.尽快就医

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不适,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尽快就医。

如意识清醒可立即催吐,若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

一起食用过毒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出现中毒症状,都应该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留存野生蘑菇样本

就医时,及时告知医生野生蘑菇食用史。

最好携带未食用的野生蘑菇或者野生蘑菇的照片,以便确定野生菌的种类,判断预后。

3.警惕“假愈期”

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

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自我感觉已“康复”,这时候特别容易忽视而不愿意就诊,而此时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因此,对于超过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时转诊到有诊疗能力的综合医院进行治疗。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轮状病毒感染进入高发季,专挑孩子下手!家长须知
中国疾控中心 2024-09-11
海关查获!国外花草不要采 动物标本携带要谨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3
又到食菌季了!“防中毒”指南了解一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8
野生菌上市 尝鲜需谨慎!注意“四不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3
“嗦粉”也有危险?高温多雨天气,谨防食物中毒
国家应急广播 2024-05-01
杜绝火源入林、守护绿色家园!这些森林防火常识要牢记
国家应急广播 2024-04-13
@家长们 在家看护儿童这些安全注意事项要牢记
健康中国 2024-03-25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注意这些细节!
健康中国 2024-01-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