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脑子”为何热销
中国青年报 2023-08-25 11:11

据《光明日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热衷于情绪价值的年轻人带动出现了多种虚拟商品新形式,形成了“疗愈经济”的独特产业,比如“情感树洞”“好运喷雾”“骂醒恋爱脑”“虚拟蚊子”“爱因斯坦的脑子”。据网购平台的数据显示,价值0.5元的“爱因斯坦的脑子”月销量近5000单,价值0.1元的“虚拟蚊子”也拥有上百单的销量。

从媒体报道来看,一家售卖“爱因斯坦的脑子”的电商店铺自称“拍下后自动长到你大脑上,买过的都说好用”。下单的年轻人当然知道购买“爱因斯坦的脑子”并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可除了跟风、好玩,更多人购买的或许是一种自我疗愈与慰藉。

1元、5毛甚至1毛钱每单的虚拟商品,在年轻人看来,就算无用,花了钱也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它们可能带来的社交互动、心理暗示、情感慰藉却是年轻人格外珍视的。被“爱因斯坦的脑子”等虚拟商品带火的“疗愈经济”,反映出年轻人情绪宣泄释放调适的新变化、新需求。

在很多父辈的观念中,身体无病无灾就是健康。实则不然,心理、情绪状况其实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有不少年轻人身体健健康康,但心理问题却令人担忧,抑郁、焦虑等问题缠绕着他们。当下,年轻人往往倾向于在大城市打拼,脱离了“熟人社会”的他们,能用来调适情绪、自我疗愈的手段与渠道相对匮乏,他们转而通过虚拟商品来解决情绪方面的需求,可谓再正常不过。

对于年轻人追捧“疗愈经济”的做法,全社会不妨有更多尊重,对于“好运喷雾”“虚拟蚊子”“爱因斯坦的脑子”等千奇百怪的虚拟产品给予更多包容,让年轻人的情绪有更多安放之处。

与此同时,也要剖析现象背后的成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年轻人纾解情绪方面的困境。在鼓励年轻人奋斗打拼的同时,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在教育、医疗、住房等事关年轻人福祉方面,出台更多优惠举措,在他们初入社会、拔节成长的起步阶段“扶一把、送一程”。

另外,“疗愈经济”走热的背后,其实也暗藏不小风险,如“情感树洞”“骂醒恋爱脑”等线上服务可能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甚至引发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因而,对于新兴的“疗愈经济”,也应加以规范管理,不能任其野蛮生长,立好规矩,“疗愈经济”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文/夏熊飞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花钱请人陪聊、安慰、哄睡? 警惕虚拟情绪消费打“擦边球”
中国青年报 2024-12-27
高达3万元的“情绪消费”,人们在买什么
光明网 2024-11-23
情绪消费走热,监管亟须跟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9
新知|《时空中的爱因斯坦》99块时空“拼图”将爱因斯坦丰富但矛盾的人格淋漓展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9
中石化上线高考“加油包”玩出了怎样的新高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北青快评|火爆的虚拟情绪商品亟需用规则框定质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1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支持青年人通过电商平台创业就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情绪商品在电商平台热销 专家:售卖规则不可虚无
工人日报 2024-02-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