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实践基地建设,8月17日上午,东城区委组织部组织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所高校的实习学生开展游学参观活动,走进《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和中法大学旧址,打卡党史游学线路,重温革命峥嵘岁月。
晨曦微露,旭日东升,同学们沿着曲折僻静的胡同,经过一座座古朴雅致的小院,来到位于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这里也曾是陈独秀先生在北京的旧居。
伫立院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新青年》杂志封面海报。走进庭院,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细细观摩文物资料,感受激昂的国际歌,体验油墨印刷机,共同回顾百年前的红色足迹,感怀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与革命之火的兴起。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设有“历史上的《新青年》”和“陈独秀在北京”两个专题展,集中展示《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陈独秀的生平和在京期间的主要活动等。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同学们念着墙上展出的陈独秀的《敬告青年》。跨越百年,曾经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与新时代的青年正在以另一种方式“相遇”。
从《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出发,沿着皇城根遗址公园向北漫步,绿树成荫,风景宜人。
到达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一座兼具中式传统瓦顶和西式浪漫结构的建筑映入眼帘。中法大学旧址历经百年沧桑,教学楼、礼堂、图书馆书库等建筑及设施至今保留完整、风貌依旧。它既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引领者,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中法大学旧址的礼堂和教学楼设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专题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展览融入百年建筑,通过大量文献文物、图片资料、艺术作品,结合历史场景复原、沉浸式阅读享受、多媒体影音体验等展陈形式,全面系统展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让同学们深刻感悟百年党史蕴含的真理力量。
这一处处红色坐标,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壮阔的世纪征程,也成为大家回望来路、淬炼信仰的生动课堂。此次游学参观活动,让同学们切实感悟到东城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大家纷纷表示,愿意投身东城发展,挺膺担当,砥砺前行,让蓬勃的青春脉动与首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好组织优势和平台优势,为更多青年人才提供全面发展、自我锻炼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圆梦青春、建功东城。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