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并设立天津、通州、燕郊分中心,北京市平谷区企业研发的农业技术在天津落地应用,北京高校科研资源落地河北保定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近京津冀三地代表企业,实地探访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发现,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创新资源共享、联合进行研发、多元优势互补,创新驱动和产业协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例如,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北京成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并设立天津、通州、燕郊分中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7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200亿元。“北京研发、津冀制造”产业协同模式加速形成,京津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117家,培育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00余家。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三地还将共同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构筑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比如,共同建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等。发挥京津高端引领作用,唱好新时代京津“双城记”。落实好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和专项合作协议,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着力把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天津的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深化重点园区合作,合力推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
探访·北京
发挥北京辐射作用 打通成果转化“堵点”
北青报记者日前来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探秘这里的“科技特种兵”如何创新项目组织模式,服务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超分辨显微镜、金属透明电极、柔性电子皮肤……目前,该中心孵化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持续落地,推动了前沿技术创新在京津冀地区重要节点区域成果转化,并利用燕郊、雄安、天开园、石家庄等区域优势形成产业规模。
“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世界难题,100篇科研文章里可能只有1个具备转化潜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坦言,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是构建灵活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2014年,北京市组织北大、清华等13所大学联合创建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并先后设立美国、英国、香港分院,与20多所全球顶尖大学联合构建大学前沿探索、中心技术加速、企业产业演进的一体化创新链,形成从科学向技术转化的系统性能力,加速成果转化,2020年升格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据王茤祥介绍,目前,中心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实施前瞻性项目208项(约50%来自国际),约10%为世界首创或领先,培育硬科技企业105家,其中上市企业9家,年销售收入约110亿元,总估值约1800亿元,实现了较好的创新加速效应,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为了搭建转化路径,畅通转化堵点,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自建技术实验室。“当科研成果需要放大时,我们会快速组队,接力将大学的科研成果加速转化。”王茤祥表示,团队跟着项目走,是他们对成果转化模式的新探索。
王茤祥透露,中心与全国优秀项目组织单位、一流大学等组成了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选拔和实施了一批引领未来和突破“卡脖子”难题的重大项目。未来,中心每年将新增项目50项至100项,加快形成引领带动效应。
近年来,北京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务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任务的高效落实,努力提升京津冀区域在全国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强化协同平台共建,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和联合研发。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这种协同愈加紧密。例如,目前,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在天津构建一条国内最先进的微纳光电子芯片生产线,已与天津达成初步共识,将以企业为核心,落地微纳光电子芯片制造装备的全部工艺,这条生产线同时可以为其他企业进行加工生产。按照计划,这条生产线预计明年可以完成。
目前,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建成或正在筹建多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燕郊中心注册成立,定位为京津冀中心产业承接平台。今年3月,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燕郊中心布置了一条超级计算的生产线。随着承接该生产线的企业联泰集群正式落户燕郊高新区,燕郊中心也多了北京企业。“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前沿技术创新在京津冀地区重要节点区域做成果转化,并利用燕郊、雄安、天开园、石家庄等区域优势,形成产业规模。”王茤祥说。
探访·保定
加速形成“京津研发、保定转化”新格局
北青报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这是全国首家由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创新中心,于2015年4月28日揭牌启动,目前已吸引360家企业和机构注册办公,在这里,北京市的科研力量不断扎根,通过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推动形成“京津研发、保定转化”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中创燕园是北京大学宽带半导体研究中心产业化技术在保定落地形成的企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果之一。北青报记者走进中创燕园展厅,新型图形衬底、高散热氮化铝陶瓷基板等一批半导体材料样品展现在眼前。“这些都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核心代表,是高端芯片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中创燕园副总经理窦学刚介绍说。
以“衬底”为例,它是LED发光器件的最基础材料,应用范围涵盖日常生活中各种电器显示和照明设备。新型图形衬底表面均匀分布着上亿颗圆锥体,能使产品的发光效率至少提升10%、生产效率至少提升1倍、成本降低25%。“我们依托北京大学关键材料及装备技术专业的科研专家和技术人员,努力成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领跑者。”窦学刚说,从技术转化为产品,需要研发和生产人员的频繁对接。
过去,研发人员在北京,中试生产在保定,遇到需要现场解决的紧急问题,只能等人员到齐才能推进,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与北京大学联合建立一个宽禁带半导体联合实验室,既能吸引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高端人才,还可以同时培养本地高层次技术人才,进而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从衬底、材料外延,再到芯片制备、检测等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窦学刚说,这一想法得到了保定市政府和北京大学的支持。2022年8月,“北大—中创宽禁带半导体联合实验室”在河北省保定市揭牌。眼下,该联合实验室正向AIN多晶复合衬底技术发起科研攻关。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专家每周都来这里开展研发工作。”窦学刚介绍,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对于第三代半导体来说,目前的5G射频器件、功率器件等技术路线,基本都是国外首先提出、国内跟随,“而AIN多晶复合衬底技术则由我们首先提出,研发成功后,衬底所受局限更小,制备成本更低。”
中创燕园新扩建的厂房也已完成装修,生产、实验设备即将进场。预计2024年新厂房投产后,每月可生产新型图形衬底20万片,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据悉,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以承接央企、京企制造板块布局为重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推动形成“京津研发、保定转化”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探访·天津滨海
在京攻克技术 在津落地应用
北青报记者近日走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这个2016年底挂牌的科技园,已将一颗颗带有“中关村基因”的种子撒入天津。在京攻克技术难关,在津落地应用实践,将双方的研发、制造、市场优势互补,科技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助力企业更上层楼。截至2022年底,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4400余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20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40家。
走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科芯展厅,引人注目的智能大屏上,展示着一套智慧决策型精准农业系统,涉及农业园区种植、管理、销售等全流程。园区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信息,方便管理人员适时为农作物补水。采购方名称、采购数量、价格等关键信息,方便管理者按需生产。
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培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套系统主要按照“一平台四中心”,即“全数据物联网平台、智能装备研发中心、云计算研究中心、作物表型机理研究中心、农田水利灌排设计中心”来对园区进行运营管理。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光照、土壤温湿度等数据,测算出农作物是否需要浇水,并完成自动浇水。这套系统已经在天津市西青区3400亩农业园区上投入应用,在北京市房山区菜篮子基地也有应用。
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力量位于北京市平谷区,2019年3月部分生产线落地天津,“我们来到天津,得到园区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张文培说,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科芯实现了在京攻克技术难关、在津落地应用实践的完整产业链路。
走进园区另一家企业和能人居科技集团总部展厅,陈列的系列生态板产品可满足于墙面、地面等多个空间使用。和能人居科技集团董事会秘书刘艳平介绍,和能人居集团总部迁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功能定位为多功能产品展示中心、信息化研发中心及全国装配式产业服务基地,与和能北京公司、天津开发区中区生产基地形成三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将北京研发和天津先进制造相结合形成的叠加优势,助力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上述两家企业的成长,可一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研发加制造,通过发挥两地优势,园区累计注册企业4400余家,截至2022年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208家,国家级高新企业140家,雏鹰企业120家,瞪羚企业3家。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京津高端引领作用,把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天津的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唱好新时代京津“双城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蒋若静 王斌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王晓溪 杨小嘉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