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首批7单混合型科创票据完成发行,进一步填补债券市场混合性资金缺口,实现从债到股的光谱效应,持续拓宽科创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为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对长期、稳定、股债混合性资金的需求,创新推出混合型科创票据。
在业内人士看来,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完成发行,有利于引导市场机构以股权投资思维与科技型企业共成长,加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并保障和丰富投资人收益来源。
股、债合力助推科技创新
《证券日报》记者据公开信息梳理,首批7单混合型科创票据发行金额达22亿元,债券期限多为3年、5年,票面利率多在2.9%以上。
作为此次发行人之一的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临港”)积极参与混合型科创票据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对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出资及置换,积极推动金融精准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在混合型科创票据首批试点推出之际,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积极推动,主承销商交通银行第一时间匹配上海临港融资需求,并在交易商协会的指导下,积极帮助发行人梳理科创标的资产、设计转股选择权方案,破解企业股性资金不足等现实困境。
市场人士表示,本期上海临港发行的混合型科创票据将债券与投资者未来“转股权”相链接,打通了资本市场从债权投资向创业股权投资转换、共享企业长期发展价值的“最后一公里”,为产业与创投机构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丰富退出方式、提高周转效能打开了广阔空间,为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一次标杆性创新实践。
同为首批发行人之一的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发展”)是四川省最大的省属国有企业。今年1月份,四川发展出资并购某药业公司51%的股权。四川发展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发行的混合型科创票据将债券利率挂钩所并购药业公司的估值增长率,精准对接科技创新领域股权投资需求,有效联结了债券投资人和股权投资人,成功试水股、债合力助推科技创新。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又增添一大有力工具”,建设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钱理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建设银行在得知交易商协会响应市场关切,拟推出混合型科创票据时,立即行动,与四川发展携手推进这一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升级实践。本次混合型科创票据的成功发行,让我们看到了投资人对这一创新品种的认可,感受到了债券市场助力科技创新、支持产业升级的热情。接下来,将向更多发行人和投资人推介混合型科创票据,充分发挥创新产品联通股、债的积极作用,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进一步激活企业创新力
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的发行,成功让发行企业“专利”变“红利”,进一步激活了企业创新力。
“建筑施工领域竞争激烈,资金需求较大,高质量的融资结构和低成本的融资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路桥”)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参与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的发行,通过质押公司135项专利权实现了融资成本的有效降低,优化了公司的融资结构,盘活了企业在建筑施工领域积累下来的多项无形资产,拓宽了融资渠道,实实在在为企业发展“解渴”。
作为本笔混合型科创票据的主承销商,兴业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林舒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湖北路桥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丰富,在了解到企业存在盘活专利权资产并构建优质融资渠道的诉求后,兴业银行在交易商协会的指导下迅速开展产品设计,力求精准匹配客户需求,针对客户存量专利权进行有效盘活,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支持下进行试点突破,有效解决客户高质量发展中的融资难题。本笔混合型科创票据的成功发行,使得企业核心优势与融资诉求紧密结合,为国内专利权质押债券融资提供了创新案例,也将形成金融灌溉科技创新实体企业的良好示范效应。
混合型科创票据的发行,也有效实现了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相关主体的多方受益。
对南京金融改革试验区内的发行主体而言,南京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交通集团”)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混合型科创票据为金融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开辟了支持科创全生命周期融资、解决科创基金投资资金来源问题的新路径。”
据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主任刘云生介绍,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聚集高新技术企业超万家,有各类科技型中小企业2万余家,科创金融需求潜力巨大。混合型科创票据的率先发行,将进一步拓展全市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效发挥混合型金融创新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也将有效发挥各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强化融合联动效应,为股权+债权双轮驱动提供更大助力,有利于南京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资源整合,进一步推进科创-产业-金融实现良性循环。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