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季度实现盈利的公募基金,二季度却遭重创。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募基金产品整体亏损2200.83亿元,权益类基金悉数回吐,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艰难“撑起半片天”。
权益固收“跷跷板”再现,从基金公司排名和产品基金排名也可见一斑。以固收见长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和货币基金纷纷走上前列,榜单另一头则是一众以主动权益为主的头部基金公司和知名权益产品。
“股弱债强”情景重演
虽然二季度A股指数涨跌幅并不显著,但在结构性轮动的极致演绎下,公募基金显然“很受伤”。
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募基金产品整体亏损2200.83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亏损2120.22亿元,股票型基金亏损1325.06亿元,合计超过3400亿元,不但将一季度两类产品合计盈利的2000亿元悉数回吐,而且还多亏损了1400亿元。
在此情况下,固收类产品再度成为盈利担当。同源数据显示,债券基金二季度实现盈利729.23亿元,相比一季度的785.33亿元有所减少;货币型基金实现盈利584.15亿元,与一季度的546.76亿元相比实现小幅增长。
其他类型基金方面,QDII和FOF二季度分别亏损48.42亿元和31.67亿元,相比一季度均“扭盈为亏”;商品基金小幅盈利6.34亿元,相比一季度的23.42亿元也有所减少。
基金公司排名“大腾挪”
“股弱债强”市况下,基金公司的盈利排名相比一季度来了个大转换,以固收见长的银行系基金公司纷纷走上利润榜前列,榜单另一头则是一众以主动权益类投资为主的头部基金公司。
整体来看,半数左右的基金公司实现盈利。具体而言,中银基金、博时基金和建信基金分别以32.42亿元、29.84亿元和22.1亿元的盈利排名前三,还有10家基金公司盈利在10亿元以上,其中多数是银行系基金公司。
榜单另一头,8家基金公司二季度利润亏损超过100亿元,其中绝大多数是以主动权益类投资为主的头部基金公司,亏损最多的一家基金公司达389.72亿元,其余公司的亏损都在100亿元至186.5亿元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结合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有2家基金公司二季度的亏损大幅放大,不仅将一季度盈利全部“吞没”,还多亏了148.69亿元和119.76亿元。
货币基金高光再现
重新回到第一名的天弘余额宝二季度实现盈利31.2亿元,相比一季度的31.58亿元基本持平。从盈利排名前二十的基金产品来看,货币基金数量达15只,占绝大多数。
二季度美股的高歌猛进在基金产品中也可见一斑。6只盈利在10亿元以上的基金中有3只QDII,均是挂钩美股纳斯达克指数的被动型产品。盈利排名前二十的基金中有5只QDII,其中4只挂钩美股纳斯达克指数,还有1只挂钩标普500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方向二季度非常火热,但由于“踩对风口”的基金产品规模普遍较小,所以并没有在盈利榜单上有所体现。只有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和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排名相对靠前,二季度分别盈利7.49亿元和6.64亿元。
与之相对,榜单另一头挤满了规模较大的主动型和被动型权益类基金,其中有3只产品亏损超过50亿元,均是蓝筹方向的知名产品。从主题来看,消费、医疗、港股互联网、科创方向的产品均有显著亏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核心资产方向在二季度的弱势和市场主线的散乱。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