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网友一天构思出的虚拟“山河大学”:有人打辩论 有人开“食堂” 有人建“校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7 21:07

 “‘哪里都可以是‘山河大学’,翻过山去,自有山河。”一夜之间,虚拟高校“山河大学”和它的“创办声明”火了。这所“大学”有校徽、校训、校园网站和成百上千人的同学群。有人在“山河大学”线上社区打辩论、开“食堂”,甚至还有“老师”开设“网络课程”。

但这并不是一所存在于现实中的高校,正如创办声明所言,“本学校是虚拟学校,希望各位不要当真。”为什么要建起一座“虚拟高校”?参与构思“山河大学”的一名网友在游戏中为这所大学建设校门和图书馆,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它是学子们对美好明天的期盼。”

7月6日,对于引发热议的“山河大学”提法,教育部回应,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

一天内构思出的虚拟高校“山河大学”  从校徽、学生卡到校址、校歌一应俱全

6月27日上午,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可以办起一所综合大学,地点选在四省交界,“争取一年内赶超清北”。几小时后,一位网友发布“山河大学”的校徽,并配文称“山河大学今天成立了!”校徽中,一双手托起了一本翻开的书籍,两边写着“博学”“求知”。随后,该校徽在网上广泛流传。紧接着,该网友又发布一则“招生公告”,称山河大学只招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考生,外省考生若要报考,高考分需700分以上。当晚,该网友继续发布了一张上床下桌的宿舍效果图,配文称:“宿舍已建好,欢迎大家报考。”

有网友在评论区继续完善“山河大学”的构思,有人说,招生代码就用“985211”,校址就在四省交界处,校训就是“博学、求知”,还有人调侃,“‘山河大学’历史悠久,创办至今已有五个小时的历史。”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山河大学”构思,有人用建模模拟出校园大门和建筑,有人在地图软件上标注出“山河大学”多个分校的校址,有人设计了“山河大学”学生卡,有人搭建了“山河大学”网站,还有人写了校歌,还有人陆续提出二级学院的设置构想……这些构思的提出难分先后,甚至难以溯源最初的提出者是谁。

互联网中的“山河大学”五脏俱全,还有人开了“山河大学”的一系列社交账号,建了交流群、线上社区。

在网络空间的多个“山河大学”交流群里,王明新(化名)是其中一个交流群中的“校长”,运营着多达2000人的QQ群,还运营有4.5万粉丝的视频号。北青报记者联系到王明新时,他正在设计“山河大学”的总体架构,“现在学校的部门太多了,有十几个学院,还有招生部、宣传处,我需要捋一捋。”

为了做出一张架构图,王明新还学习了思维导图的相关制作方法。不过,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还没有笔记本电脑,“不怕你笑话,宣传视频都是我用手机剪的。”

许多群友纷纷猜测,王明新“校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事实上,在“山河大学”之外,王明新只是一个刚满18岁的高中毕业生。他说:“我在河南东部一个小县城的农村,是来自‘山河四省’很典型的一名考生。”

因为担心有人打着“山河大学”的名义诈骗高考生,王明新在发布“山河大学”相关内容的社交账号也多次提醒:“此为虚假学校,娱乐行为,请勿相信!谨防诈骗!不进行任何财物交易。”

有人在游戏中建设“山河大学”大门和图书馆  “它是学子们对美好明天的期盼”

围绕这所虚拟大学,群聊如火如荼,也有网友使用建模软件或建设类游戏为“山河大学”设计校园建筑。7月6日,“陆西鱼”在平台发布了一则视频,视频中展示了自己在“城市天际线”游戏中设计的“山河大学”正门和图书馆方案。小陆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曾就读于环境设计专业,“我喜欢把自己所学融入爱好之中,‘城市天际线’是我平时玩的一个城市模拟游戏,我也会把自己所学的设计理念使用在里面。”

小陆说,他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就想把虚拟的“山河大学”从模糊变得更加具象。在游戏中,他用大理石雕刻出了几个由三角形组成的“浪头”形状,又用一个缓坡将其和山峦形的石雕连接在一起。小陆介绍:“我把山、河以形意结合的方式融入到校门造型之中,寓意着‘山河四省’的学子们能够逐浪山河。”他还在小广场上树立了一个两手相握的雕塑,“代表了同学们互相扶持、互学共进的精神。”

在图书馆造型上,小陆同样有自己的思考:“我把古典建筑和西方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引入了阶梯、天井等造型,希望能表达一种中庸的思想。图书馆前流线型的绿地造型代表了前路曲折漫长,但只要在路上走下去,最终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小陆的老家就在“山河四省”中,由于对美术的爱好,他在高中选择了艺考。他认为,老师支持他艺考,“也许是考虑能让更多人考上更高层次的学校”。在老家,他也经常听闻“山河四省”的高考压力和升学情况。

为什么要在游戏中建设“山河大学”?小陆这样回答,“它(山河大学)可能没有变为现实,但它是学子们对美好明天的期盼。”

在“山河大学”线上社区 有人打辩论 有人开“食堂”

打开在社交平台搭建的“山河大学”社区,有名为“校长”的频道主,他们是频道最早的建立者,负责维持秩序,规划“学院”“学科”建设;有各个“院长”在向“校长”应聘后,能够开设讨论群,分享学习资料、开设专业课程;也有“学生”开设了专业社团,邀请大家一起交流音乐、书法或电竞游戏。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山河大学”的哲学学院群里,“院长”每天都会发布一份作业和一个讨论话题。比如,7月7日的作业是一则考研习题,“人类首次拍摄黑洞正面照,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是对的,这表明了什么?”当天,院长发布的讨论话题是:“请问‘我在’是否是‘我思’的推论?我们可以如何理解‘我思故我在’?”在群聊里,也有中学生请教辩证法的具体含义。为了辅助论述,“院长”分享自己的哲学学习方法。

7月4日,在“山河大学”的“总群”里,“学生会”开始组织首届大学生辩论赛。三天内,参赛选手便得到确定,14位选手来自人文学院、金融系、播音系、法律系等不同虚拟“专业”,将会在线上会议室里,对“大数据时代让我们生活得更轻松/更沉重”的话题开展辩论。

“山河大学”不止有哲学院和辩论赛,还有频道开起了“食堂”。一位名叫“小赵”的负责人发布了招聘公告,“诚聘以下岗位:炒菜师傅5名,打荷3名……”还有食堂的“吉祥物”提示大家节约粮食,“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请把没用完的餐打包带走。”还有人制作了食堂菜单,一份小笼包仅需2元,原价19元的厘米鸡套餐优惠至3元。不过,并没有人真的卖饭、收款。

有人在群里寻找厨师长:“厨师长在哪里呢?太饿了,什么时候开饭?”厨师长回复,“吃了个饭,逛了个商场”,并配以现实中的美食图。“食堂顾客”纷纷调侃,“这就是你一天不给大家做饭的理由?”“好饿啊,手机内存要吃饱了。”大家在群里的交流更多是闲暇娱乐,正如 “山河大学”创始人们的自述,“本校属于虚拟学校,不进行任何财物和经济交易,在这里你们可以认识相同兴趣爱好的伙伴,相互认识、相互交流。”

有师范毕业生备课两天 在“山河大学”网络社区直播答疑分享知识

7月2日晚上,在“山河大学”的网络社区,博主“唐宿秋”开始了一场直播答疑,内容是教育学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教育研究方法”,也是专升本、考研等升学考试的重要科目。小唐制作的课件上标注着“山河大学”的虚拟校徽,主讲人所在单位上也写着“山河大学教育学院”。

7月7日,小唐自豪地告诉记者,“我是第一个在‘山河大学’的教育学院给大家答疑的‘老师’。”

抛开“山河大学”里的“老师”身份,小唐毕业于师范院校,在现实中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初中教师。当老师让她体会到了分享知识的成就感,“帮助别人解决一道难题,我就会很开心,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小唐来自山东省,“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有很不容易的高中生活,许多人都是早上5点起床开始学习,晚上10点下晚自习,有时还会在宿舍学到晚上12点多。”在小唐的高中学校里,老师们经常说,“竞争激烈,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在高考前,小唐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凭着“一模”考试650分、“二模”660分的分数,她以为自己能考上较好的“985”高校。然而,高考当天,她发了高烧,“最终的分数比预想低了五六十分,被一所‘双非’(非985、211)高校录取。”平时,她通过网络游戏结识了许多网友,无偿地辅导、帮助他人,“能够在工作学习之余给我补充活力”。

6月底,小唐在手机上刷到了“山河大学”的相关信息。让她感动的是那句网友对“山河大学”的阐释:“是数以百万计的考生持不平的大山,……翻过山去,自有山河。”“这句话让我感受到,许多网友都在和我一起努力、一起继续学习。”于是,她也参与构思、建设这所虚拟大学,并向这所虚拟大学的教育学院“院长”申请了“开课”。

之后,小唐用整整两天时间“备课”,她重新阅读了自己本科时的课程教材,还查找了许多教育学的专业论文,“我觉得这也是自己吸收知识的一个过程。”开课当天,许多“山河大学”的“同学”聚集在直播页面,有准备“专升本”考试的,还有准备考研的,弹幕里也飘着“老师好棒”“好厉害”等评论。小唐说,看到这些弹幕就开心,“毕竟,谁不喜欢被‘夸夸’呢?”

教育部回应“山河大学”话题 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

7月6日,对于最近很火的“山河大学”提法,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关注到了关于“山河大学”的问题,面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新问题,教育部将围绕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听到这个消息,小唐说:“我们的声音被听到,还是很高兴的。”

实习生 侯翔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王朝
校对/李鑫

相关阅读
花钱请人陪聊、安慰、哄睡? 警惕虚拟情绪消费打“擦边球”
中国青年报 2024-12-27
虚拟形象受损如何认定?全国首起虚拟主播违约案判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2-19
立遗嘱被不同年龄人群接纳 有“90后”遗嘱涉虚拟财产
工人日报 2024-04-07
虚拟策展拓展美育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3-14
虚拟现实 打开产业发展新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1-07
有人分享学习经验 有人直播内容打擦边球 学生直播万万不能跑偏了
法治日报 2023-12-11
有人刻意挖掘扮演者信息 有人主动暴露从幕后走到台前 虚拟主播“人设”该如何保护?
法治日报 2023-09-12
把“小意外”画成“小美好” 她笔下的“小精灵”治愈百万网友
扬子晚报 2023-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