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看随想 | 人文教育的说理对话
中国教师报 2023-07-03 09:42
近日,一个到美国读书的毕业生回母校探望老师,聊起他的美国教育见闻,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美国高中生的语文课以经典阅读为主,不过推动阅读的方式与国内整本书阅读“导读+自读”的模式不一样,既不是教师“满堂灌”,也不是项目或活动,而是以常态化的课堂对话、讨论为主。这与徐贲文章中提到的带有主题的结构化讨论如出一辙。阅读本文,或许对我们改进教学有所帮助。

人文教育是人的理性教育,人的理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人与他人交谈、对话、说理的意愿与能力。人文教育课上的讨论是围绕经典阅读文本为话题的对话,遵守的是公共说理的规则。我们学校将此具体规定为七条:一、就文本提出中肯、相关的问题。二、在讨论中自信、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看法。三、在对文本的重要思想作出释义和阐发时,要进行逻辑说理并提供文本支持。四、倾听并尊重其他讨论参与者的观点。五、在协作性探索的过程中取得新的、更丰富的理解。六、进行持续、连贯的思想讨论。七、将不同文本相互联系,并联系人类经验。

课堂活动的总体目标是:“一、增进学生精读文本,进行有理解和思考力的讨论;二、培养对知识的好奇,健康的怀疑和开放的思想;三、了解人类知识多样性和不同运用,以及知识的整体性;四、重视探索的过程和意义的发现;五、关注自己的人性和人类境况的不同与统一。”

人文教育经典阅读要求两种可称为“对话”的思想交流。第一种是读者与经典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施特劳斯在《什么是人文教育》一文中说,阅读经典就是把经典作家当作特殊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往往是学生“一辈子都没有机会遇到的,而是只能在伟大的著作中遇上”。因此,“人文教育就是仔细阅读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著作”。

向经典著作老师学习,不是老师独语,更不是老师向学生灌输现成的想法。学生是带着自己的问题意识在倾听老师的,他们一面向老师请教,一面不断形成和提出自己的想法。例如,我班上学生们在阅读霍布斯的《利维坦》时,并不会接受他关于绝对“主权”和“主权者”的学说。但是,学生们对霍布斯讨论的四种恢复天赋自由的情况很感兴趣,学生们会由此讨论到“血统继承”的问题,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君主拒绝为他自己和他的继承人放弃主权,那么,臣民就不能恢复绝对的天赋自由吗?”这种讨论便是学生们在与霍布斯对话,这种对话是协作而非对抗的,因为学生们是在与霍布斯一起讨论问题,而不是证明霍布斯在某个观点或问题上是“正确”还是“错误”。人文教育课堂上的另一种对话是在同学之间进行的。今天我们理解的“对话”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话是人在社会中与他人共同存在和联系他人的有效方式。俄国文学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等学者把对话看成是人克服孤独存在和原子化状态的必要条件。人独自无援地生活在社会人群中,不能与他人进行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交流,这是一种极其可悲的异化。布伯提出,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某种结论性的东西,或表达一个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而是在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神之间真正建立起有意义关系的先决条件。

由于上述两种对话,经典阅读的思考与交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它发生在一个现在活着的、正在思考的个人与一个过去曾经生活和思考过的个人之间。第二,虽然与前人的对话可以建立在千百年历史进程的人类整体性上,但只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人需要与现实生活中的国民同伴进行关于意义、价值问题的交流。经典阅读不只是读古书,更是把阅读与人们共同关心的当下问题思考联系起来。人文教育的课堂对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共同思考的场所和对话平台。这种对话(dialogue)的“dia”是“通过”(through)和“越过”(across)的意思,也就是克服障碍的交流。戴维·波恩是饮誉当代的美国量子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思想家,他总结了一种可以广泛运用的“结构化”对话形式:让一定人数的参与者在同一个小组里就同一议题表达各自的想法,就尚未明确说明的假设和根据做出解释,并联系可能的社会作用或效应。这种被称为“波恩式对话”或“波恩精神对话”的交谈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讨论者们约定,不需要在小组内形成决议或统一看法;第二,每个参加讨论的人都同意在交谈时搁置自己的判断性看法,不去批驳或驳斥他人;第三,在搁置自己判断性看法的同时,每个人都要尽量诚实、明白、清晰、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第四,每个参加交谈的个人都贡献于共同对话,也就是说,大家一起讨论的结果比原先的个人看法更为丰富。这样的讨论一般在10—30人的小组里进行,他们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定期聚会,每次聚会几小时。

这种对话小组的形式和规则都与我任教学校的人文教育讨论班非常相似。每个讨论班规定是18—20名学生,这既保证每个人有参与的机会,又保证有足够多的人贡献不同的观点。对话者们都遵守一些基本的共同约定和规则,即席就各自的体会和认识来发言,不使用以迫使对方认输为目的的辩论驳斥手法。讨论班每周分两次或三次上课,共三小时。这种讨论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结构化对话”,它与非结构化交谈的随意闲聊不同,因为它有课堂讨论的明确内容、方式、程序和目的。

结构化讨论特别有助于在较复杂的人文问题上形成对话和交流。经典阅读课堂里学生们根据文本,围绕事实、释义和评价这三种问题进行讨论,就是一种结构化的样式。它要求论题集中,不跑题,不同论题之间的转换有自然过渡也有相互联系,大致规定提问的方式和发言时间、支持看法的取证范围等。这样的讨论需要事先有所准备(有阅读笔记和准备的问题),讨论为即席发言,但不能跑野马信口胡侃。每个人只要不打断他人发言,都可随时插话,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向他人提问或要求进一步的解释或证据。讨论中可以有不同看法的交接,但应避免正反方的互诘或相互驳斥,更应避免情绪性的敌意和对抗。这使得讨论可以借助共同遵守的交谈礼仪(尊重、轻松、随和、幽默,避免咄咄逼人、争强好胜、一个人滔滔不绝)。结构化讨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也是有助于理性公共生活的文化活动。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中关村图书大厦“暑期人文阅读研学营”开营,提倡名著要整本书阅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01
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评析来了!
北京考试报微信公众号 2024-06-07
在“读写教室”遇见语文教学新样态
中国教师报 2024-05-03
语文教育: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
光明日报 2023-08-15
赏读|语文教育专家吴欣歆家庭教育力作,家庭语文教育指南,提升语文素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7
生活|每个家都是学习的好地方:家庭语文教育指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7
今年高考作文题折射出哪些语文教育新趋势
新华社 2023-06-08
亚太地区中文教育论坛暨亚太青年圆桌会在京举办
北京语言大学 2023-0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