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青报记者从北京亦庄创新发布获悉,“两区”建设持续提速,今年前5个月北京亦庄“两区”重点入库项目467个,同比增长328%,新增落地出库项目400个,同比增长超9倍。其中,入库外资项目同比增长超400%,落地出库外资项目同比增长超500%。
“北京亦庄‘两区’建设以项目为牵引和落脚点,围绕‘4+2+1’产业体系,持续释放高精尖产业的‘强磁场’效应,围绕产业促进、人才服务、金融开放、要素保障等方面,对重大项目落地、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等给予多种方式的支持,切实推动高端产业片区政策惠及企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几个月前,北京亦庄企业加科思药业自主研发的KRAS G12C(KRAS指一种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G12C指KRAS蛋白12位的甘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突变的肿瘤患者的抑制剂创新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我们希望通过加速KRAS G12C抑制剂创新药的临床开发,能早日为KRAS G12C突变的肿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加科思药业有关负责人说。
加科思药业正把越来越多的全球首创新药研发布局在北京亦庄。北京亦庄正在推进的外资项目中,就包括该公司最新的总部研发中心。加科思药业有关负责人介绍,加科思药业位于北京亦庄的总部研发中心已建设完成并正式启用,新的总部研发中心让药化、药理、CMC等研发部门有了更大的实验空间以及更专业的实验环境,目前,加科思药业多个项目的研发进度处于世界前列,未来将继续致力于研发全球首创新药。
同样列入北京亦庄“两区”外资项目加速推进的还有北京唯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迈医疗”)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控制系统研发和生产基地。唯迈医疗有关负责人说,生产基地建成后,年均生产30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全国不少于20家医院。
生物医药产业是北京亦庄“两区”建设的重要产业板块。今年,北京亦庄正式对外发布《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构建了1+N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体系,重点提升创新研发能力、支持成果产业化落地、优化产业生态、强化金融支撑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企业研发生产过程中享受全生命周期服务,政策优势转化成发展动力,加速成果转化,新产品、新技术得以在北京亦庄不断涌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说。
目光再投向北京亦庄另一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北京亦庄星海工业园区,一座智能工厂正在拔地而起。“我们是北京唯一一家主打电池盒、轻量化车身的配套企业。”建设该项目的海斯坦普汽车组件(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斯坦普”)有关负责人说,凭借技术优势,电池盒产品的密封性、安全性比同类产品大概要高百分之十左右,目前轻量化车身项目已经建设完成。
北京亦庄以制度创新促开放、促改革,推动制度创新成果落地生花,形成了助力北京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亦庄样本”。按照计划,该项目将在明年全面投产,整体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0多亿元。
“北京亦庄具有‘两区’建设融合的优势,同时叠加国家级经开区的优惠政策,是北京重要的开放和制度创新高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说,两年多来,北京亦庄加快塑造“创新自贸”“数智自贸”“便利自贸”“绿色自贸”品牌,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在亦庄组团落地生花,助力北京亦庄加快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下一步,北京亦庄将制定出台外资相关政策,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的杠杆作用;加强外资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渠道;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继续靠前服务,促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整合建设“两区”服务厅,推进涉外政务服务事项专厅办理、集成办理,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