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谁来带”逐渐成为万千新生儿家庭的困扰,普惠托育则成为解决这个困扰的“钥匙”之一。
国家层面已意识到托育服务的重要性。早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揭开“托育元年”的序幕。“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从2020年底的1.8个提升至2025年的4.5个。
进入2023年,随着一系列纾困政策的实施,此前受到疫情冲击的托育行业逐渐挺过难关。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确定了第一批33个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并于5月15日至6月15日开展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近期各地都在落地托育服务宣传活动,与之相伴随的是,各地托育政策的不断落地。
围绕托育行业发展的前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两家托育机构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在他们看来,国家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已日趋完善,关键要在硬件支撑与人才培养上再下功夫。
目前家庭托育需求还未得到充分释放。随着科学育儿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托育行业的前景依然乐观。
供需矛盾突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于四川省成都市工作的杨先生仍难掩初为人父的喜悦,但他坦言,孩子照料愈发成为困扰家庭几代人的问题。
“孩子现在7个月大,在满月后一直是交给奶奶和外婆来照顾。从早到晚孩子一刻都不能离开视线,老人非常辛苦,只有等我们夫妻两人下班回家后才能接手。另外,两位老人的老家都在外省,长期呆在成都的话,家里的事情也顾不上照应。”杨先生说。
杨先生表示,孩子现在年纪太小,可能还需暂时在家抚养。身边有不少朋友在孩子1周岁至2周岁这个阶段将孩子送往托育园,他也正在考虑这一安排。
杨先生的想法也是许多家庭的诉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茅倬彦教授告诉记者,国内婴幼儿家庭普遍需要科学育儿的指导,超过三成的家庭提出了入托需求。但现实是供给与需求仍不匹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三岁以下婴幼儿人数超3200万,每年新增1000万左右。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托育服务机构约7.5万家,提供托位数约350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约2.5个。按此测算,托位数缺口仍然较大。
在2022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详细介绍了我国托育服务发展的现状。
一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给予每个新增托位1万元补助,2019年至2022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累计新增普惠托位20万个,各地也逐年分解托育指标,加大实施力度,社会力量积极响应,纷纷投资兴办托育机构。
另一方面,在托育服务的“起步期”遭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托育机构主要面临降低成本、稳定招生和应对风险三方面的困难。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以期缓解托育机构发展困境。
托育如何实现价廉质优?
在杨先生看来,选择托育机构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安全,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活泼好动,能否保证其身体健康及饮食安全?再者,服务内容也需要详细了解。如果仅是简单的生活料理的话,祖辈或育儿嫂照料也能做到,希望托育机构能提供科学合理的启蒙教育。最后则是价格因素,以杨先生的家庭收入水准来看,每月3000至5000元的入托费用是可负担的,太昂贵的难以承受。
安全、服务质量、价格,这三者也正是托育机构抢抓生源的着力点。
真爱幼幼教育集团始创于2008年,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郭爱向记者介绍,2019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包括托育机构的设施管理、登记备案、保育照护、伤害预防、消防安全、营养喂养、建筑设计、人员培训等各方面,不断完善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在保障婴幼儿安全方面上足了砝码。
“作为托育机构,在执行层面则要硬件与软件两手抓。硬件上,要按照国家要求为孩子们创造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譬如设置防夹手门窗、软包桌椅、软包教具等。在软件上,从业人员不仅要考取从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更关键的是在长期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精进技能,保持耐心和初心。托育机构只有比家庭照料做得更好,才能获取家长的信任。”郭爱说。
山东汇美合正教育集团坐落在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济南市。公司董事长郑少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集团旗下的庆龄汇美国际托婴中心实行严格膳食管理,设置社区亲子阅读室、亲子体适能活动室、母婴护理室等等。
而在服务内容方面,在2019年行业被定义为“托育”之前,真爱幼幼一直是以“全日制早教”的定义来发展。郭爱介绍称,0至3周岁这一阶段的教育需要把孩子的潜能开发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就像2周岁左右的儿童喜爱模仿,但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完善,托育老师就要适时引导,培育其在音乐、成语应用方面的兴趣点。
而庆龄汇美托婴中心不定期针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讲座,每周固定亲子阅读时间,针对父母、祖辈每月开展社区育儿讲堂等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竞争与发展的核心落脚在人才。要满足“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的目标,当前我国托育人才缺口近百万。除却对现职员工进行定期的考核与监督,受访机构均重视把人才培养的脚步前置于院校,开展企业订单班建设,实现见习、实习、就业一条龙规划,来培养具有专业实操能力的婴幼儿照护人才。
至于价格方面,在现阶段单靠社会力量很难实现“普惠”这一目标,政府的出手显得至关重要。
郭爱表示,国家层面在房租、税费、社保、金融等层面打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组合拳”,尤其是《措施》中提出的承租国有房屋的机构实行免租、水电气价格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等临时性举措,在不少城市已经延续下来,大大减轻了托育机构的运营压力。
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真爱幼幼的普惠托育价格在每月2000元至3000元不等,基本是根据各区县上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浮动定价。
而在郑少文看来,机构自身也应通过制定长期运营规划、全员专业化培训、预判网点周边家庭托育需求弹性等措施合理定义价格区间。
2023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就《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前长期存在的“小饭桌”即将步入规范发展轨道。
郑少文认为,家庭托育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教育机构等各类资源融合服务的前端,是育儿津贴、育儿券等生育支持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载体,是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实现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育相结合的重要支撑。家庭托育点也是实现普惠托育服务广覆盖的关键之举。
“在济南,我们提供的家庭托育服务收费基本在每月2000元,是社区形态的一半左右,在不同区县之间存在百分之三十的价格波动,主要是节约了房租成本。”郑少文说。
助推普惠托育发展
据记者调研了解,托育服务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婴儿在出生后并不会马上入托,往往要到1至2周岁;而当他们年满3周岁,则要升入幼儿园学习。同时叠加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以及家政服务、幼儿园办托等形态的冲击,托育行业的市场前景如何?
受访机构负责人均持乐观态度。郭爱表示,即使是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每千人口托位数4.5个”的供给目标,到2025年也只能满足大约15%的家庭需求,离我国当前逾三成的托育需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普遍超50%的入托率还有相当距离,因此仍有大量的布局空间。
郑少文以济南市场为例说明。截至2023年5月底,济南市现有195家托育机构完成备案工作,共有机构500余所,托位数3.9万个,每千人拥有托位数4.15个,根据初步估算,济南市有托育需求的人群约20万人,预估年市场为50亿元。也就是说仅有1/6的市场需求得到转化,可待开发的市场容量巨大。
“行业的发展一定是多元化的,单靠托育机构单方的力量无法支撑起市场需求。有的家长认为家政一对一的服务更加可靠,有的家长认为‘托幼一体化’能够让孩子在0至6周岁全周期都在熟悉的环境里成长。只要国家加大科学育儿方面的宣传,最终选择的决定权还是在家长手上。”郭爱说。
2022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就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出“增加供给”“降低成本”“提升质量”三方面的各项实招。茅倬彦表示,这三大维度指明了“十四五”和未来一段时期重点工作的推进方向。
针对当前托育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的现实,茅倬彦提出“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的思路,鼓励社会各种力量进入托育市场增加供给总量。既要盘活现有资源,鼓励有余力的幼儿园延伸托育服务;亦可探索新增居家式托育服务,提升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的积极性,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为老百姓提供“家门口”的服务。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