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火锅业的风向标,海底捞近日发布去年财报显示实现扭亏,以此带来的市场回暖信号给行业提振了信心。
根据日前海底捞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22年,海底捞收入约为347.41亿元,净利润约为13.73亿元。其中,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为310.39亿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利润约为16.37亿元,对比上年度亏损额约32.48亿元,实现扭亏。
财报显示,2022年,大中华区海底捞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为3.0次/天,同店翻台率为3.1次/天。基于整体经营情况,海底捞在2022年下半年启动“硬骨头计划”,即重开了过往关停的部分餐厅。据了解,海底捞全年共计新开24家海底捞餐厅,同时有48家曾关停的餐厅恢复营业。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349家海底捞餐厅,中国港澳台地区共有22家。
海底捞在年报中表示,2023年,会继续保持审慎的开店策略,择优开新店,并继续实施“啄木鸟计划”,找准问题门店,攻克“硬骨头”门店。同时,公司内部将持续组织架构改革和门店运营效率的提升。
有市场分析师表示,随着门店经营边际改善,餐饮行业快速复苏,海底捞经营表现有望恢复并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随着“乙类乙管”后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餐饮堂食等线下消费场景正有序恢复,餐饮行业信心逐步回暖。京城餐饮行业消费呈现复苏态势,聚会社交的需求逐步释放,海底捞,巴奴、呷哺、左庭右院等火锅门店客流持续回升。
以处处和海底捞“唱反调”的巴奴为例,从一开始的跟随学习,到以爆款单品毛肚作为切入点,开创毛肚火锅品类,并喊出了“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口号,巴奴不断展现出传统火锅行业新锐品牌佼佼者的姿态。尤其是去年巴奴将总部迁到了北京,也是其向全国发起进攻的重要信号,并且增加了店面布局,打开了融资窗口。根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巴奴毛肚火锅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美味森林餐饮管理(郑州)有限公司,同时注册资本由5033万人民币增至约6.2亿人民币,增幅超1132%。此举被业内解读为或为赴香港上市做筹备。
在市场消费层面,巴奴的扩张之路也不断显现,先是2023年伊始,巴奴上海三店,西安三店、深圳二店就已陆续开业,今年还也将在北京地区的朝阳大悦城、合生汇、大兴荟聚再开3家门店。巴奴方面表示:“2023年仍会继续拓店,推进全国化布局。”
火锅行业赛道始终被资本寄予厚望,一方面火锅的烟火味足够俘获幅消费市场;另一方面,火锅内部的工业化供应链能实现中央厨房统一调制,后厨流程简单,更易标准化,具备开展全国连锁性经营的优势。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巴奴在北京各家门店成为西单、朝阳门、中关村商圈的排队王。上周末晚八点左右,巴奴官方平台显示,西单、新中关、清河万象汇等不少门店排队等待桌数已过170桌,这无疑显示出火锅消费的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2023年北京消费季相关活动展开,对各餐饮门店消费的拉动也较明显,夜宵时段消费、工作日商务聚餐消费都有所增长。同时,扩内需成为经济工作的重心,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的餐饮行业有望迎来政策端的持续支持,进一步助推餐饮消费升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李晓萌